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一千零二十章 开花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二十章 开花弹(1 / 2)

鱼鹰的大部分产业,搬到海峡岛后,他们也慢慢的从作坊式,转入批量生产。

虽然以前,唐学志就已经将工匠从头到尾作业中,改成了一个人专门生产某些零件。

规模上却依然还不足以称之为工厂,而只能称之为作坊。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他们生产的东西,也有许多次品。

这些东西,品质上对于鱼鹰来说,或许不达标,但却超出了大明朝铸造火铳的标准。

加上唐学志发明的火药定装技术,用起来比大明生产的火铳,还得心用手一些。

刘守成和周林二人,此时已经划入了唐学志名下,但是经费却是朝廷供给。

他们尝到唐学志装备的甜头后,开始寻求采购一款火铳和一些火炮。

唐学志当然乐意,将这些次品卖给他们。

因为这些东西,成本早就扣除了。

就算他们不买,鱼鹰的工匠,也会将之回炉。

相当于白赚了一笔银子。

消息传到广东、福建和江浙。

一些水师和都司的人,纷纷找上门来。

陈公赞他们开始大做军火生意。

加上鱼鹰本部,在大明的销售业绩大幅提升,光是崇祯五年上半年,鱼鹰本部就净赚一百多万两银子。

加上郭大牛年底从南洋捎回来的一百万两,鱼鹰库房已结余三百万两。

而且这份利润还在持续扩大。

另外,他们还从南洋每年带回来几十万担粮食,现在海峡岛接纳十几万移民,完全不是个事。

崇祯五年六月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海峡岛播种的六万亩土豆终获得了丰收。

按照黄莫风传来的消息,土豆的平均亩产达到了三千斤。

而且这还只是经过初次用磷肥改善土壤的结果。

由于土豆口感好,相比之下红薯则比较甜腻。

他们决定大规模播种土豆,争取下半年将规模扩大的十万亩。

只是这些土豆,不好长期保存,他们只能做成土豆干,晒干后保存。

一百多万担土豆,就算晒干了,缩水到百分之三十,也还有四五十万担。

足够十万人吃上一年了。

海峡岛已开垦的土地,足足有两百万亩,虽然不可能全部种植土豆,但是他们完全有信心养活百万人口了。

金门

郊外的山下。

这里距离罗堂风大炮研究所有一里多远。

只因为这地方,临近山谷,来这里的人也比较少。

他们干脆将这地方作为了大炮试射场。

一群人站在一门二十四磅炮面前,指指点点的,旁边还有七八名士兵帮忙。

几个火药场的工匠,从一个叠着稻草的木箱子里,搬出来一个沉甸甸的家伙。

他们小心翼翼,轻拿轻放,没敢有半点马虎。

“慢点,别急,慢着点,往这边来点。”

在一旁的是贺元龙,火药研究总做头。

而箱子里这枚黑漆漆的家伙,是他试验了一年之久的弹头。

真正的开花弹,在十九世纪初期才被法国人研制出来。

而在此之前,虽然也有所谓开花弹在使用,但是,那并非有革命性的东西。

土造开花弹,说白了,就是就是在一个大号手榴弹内,装上引信。

发射时,先点燃引信,再点燃发射药。

这种作死的搞法,一旦发射药失效,炸弹会直接炸膛,连同大炮和开炮的士兵,一起炸上天。

大明末期,所谓的开花弹,其实就是后者,不稳定,危险性大,是它没有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是人都怕死,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操作这些要命的玩意儿。

因此,大明在对后金的战役中,所谓红衣大炮炮,远程射击时,都是使用实心弹。

近距离时,则使用葡萄弹,也就是散弹。

将军炮,炮管较短,其实也称为白臼炮,可以发射散弹,也可以发射所谓的开花弹。

这种炮弹,使用的黑火药,发射出去,也只能是一炸两半,或几块而已,相当于一个大号手榴弹,威力不强。

贺元龙手中这颗开花弹,却是唐学志根据后世记忆提供的图纸所造。

为了这东西,他已经耗费了一年的精力。

经历了上百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