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六百二十八章 可诈称八十万的军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八章 可诈称八十万的军队(3 / 4)

力和实际数量。

而巧了,楚行也想知道,于是他派出了刘必显和申济芳,领着军机处的许多文职一起行动,先从同样充斥了许多随军思想教官的主力部队开始,全面点验部队。

实际上,一直到了此时,这位王上,才通过这种方式,借助陈先赟搞出来的统一行军序列,弄清楚这一支复杂大军的具体人数。

没错,这支大乾联军号称十万大军,但是很显然,各部队除了第三兵团之外,良莠不齐,编制不一,不聚集到一起正面数一数,以至于楚行都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具体是什么样子。

而经过刘必显与申济芳等人顶着烈日、近乎一整日的辛苦查验,临到十里外的那个预定营寨之前,多少是计算除了一个只能说还算差强人意的结果:

其中,苗人凤的部队,经过整编之后,剩下堪堪六千人,毕竟吗,这支部队经过闹饷事件之后,肯定是要经过一番裁汰的,而且大乾的军队,本来也是要求去粗取精的,不可能苗人凤把部队拉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这不符合大乾的规矩。

大乾的救民会和情报组织,自然是要深入其中,将那些不符合大乾体系的人,一一踢出队伍。

但是湖广、河南的起义军非常多,即便是踢出了一部分,也有新兵营可以吸纳新兵,可以迅速补充队伍。

但是从行军的部署来看,苗人凤的这支部队,也暴漏了很多问题。

那就是这支部队,靠着苗人凤的私人权威建立,所有人都知道,苗人凤在军中有着无上的权威,而且苗人凤虽然对于大乾的忠诚没有问题,但是在领兵上,却非常严厉,且有着心眼如同针眼大小的外号,所以对军队抓的非常紧。

这也是野生将领一贯的问题了。

前些时日,楚行借助闹饷事件,杀了一批军官,派遣了大量的思想教官和虎贲军出身的军官,才改变了一些这支部队的习性,可是没过多久,这些军官便因为与苗人凤的习惯不一致,而迅速遭受到了排挤。

而且根据刘必显汇报,苗人凤似乎非常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他不仅仅跟大乾派出的军官关系不一般,甚至于跟他之前招募的将领关系也不咋地,甚至于因为争强好胜,发生过与部下,在军中擂台直接脱了军袍殴斗一较高下的情景。

但是不管如何,刘必显还凭借着个人极其高的武力值,控制着军队。

而且因为楚行的优待,以及刘云龙的支持,军中的着甲率极其高,将近五成,而且因为是在厮杀之中残存下来的起义军,其部战斗力非常高,极其类似于第三乙等作战旅。

而相对而言,齐岐山招揽而来的三个万人队,因为其本身就出身于山东,虽然时间可能短一些,但是经历的是正统的大乾的新兵教育,其战斗素养、纪律,都相当不错,而且武器装备也不俗,虽然火器的配比很低,但是却一眼能够看出其精悍。

此外,便是一些杂牌部队,甚至于算不上名号的部队,这些部队也堪堪有个两万人,这两万人是凤阳、淮安、扬州府的义勇军,这些部队集合时间比较晚,战斗力也比较低下,连苗人凤手下的样子货都比不了。

可这些部队,却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那就是天气炎热之下,士兵能够忍耐辛苦,闷头行军,听从陈先赟的命令,而不发一句怨言。

尤其是李牟,其兄长虽然是李岩,却并未有着嚣张跋扈的心态,反而一举一动都颇合乎章法,有大将之风。

而楚行手中真正的核心部队,也就是虎贲旅大部,以及第三兵团将近三万人了,这三万人是大乾最正统的作战部队,武器配备也非常先进,其中火铳兵、炮兵、刀盾兵、掷弹兵、长枪兵、骑兵都是非常齐全的。

这支部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正军之中的正军。

而且这还不算,散落在山东各地的部队,那还是一支强悍的力量,要知道第二兵团将近半个兵团就在山东。

此外还有刘青山部、陈二牛部、红娘子部这些都可以算作战斗力。

就算不算是山东的部队,单单是楚行手下这十万部队,也不仅仅是十万众那么简单,其中还包括数不尽的民夫,辅兵,他们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告别自己的家人,扔掉本该被照顾的田地,或随从大军输送物资,或以布衣姿态持弓矛相随,充当辅兵。

根本不用去调查,楚行都能想象得到征发他们时是怎么一幅场景,三吏三别,兴亡百姓苦,但还能如何呢?

若是不对抗这些欺负人的明军,那些大乾的老百姓还不知道被欺负成什么样子!单单通过先前的战事推演,即便是朱大典这种管控下属比较严的统帅,他们所到之处,和人间地狱,也没有太大的分别。

别看这些明军对抗女真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