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133章 人口流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3章 人口流失(3 / 4)

已。

问题的关键就是,工厂扎堆,都是挤在上海和广州等极少数地方,进而造成当地的人口和土地冲突,然而大乾其他的大量地区,却是人口过多却是没有足够的土地或者就业机会,苦苦挣扎的。

展开‘分散’政策,为的就是保持农业和工业继续高速发展!

楚行做出了决定,大乾就是迅速开始施行相关的政策了!

具体到浙江那边,浙江巡抚衙门的官员们得到京畿那边的相关消息后,还没有等正式的官方文件下来,立马就是开始了行动!

他们开始主动向浙江在宁波、杭州、湖州等地的工厂,以及上海地区的工厂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去浙南地区招募工人。

而且还给予了承诺,说是当地官府会组织劳动力前往应募。

当然了,当地官府不会对企业和工人之间是否达成用工协议而进行干涉,他们只是负责牵线搭桥,企业最后花多少钱招人,招多少人,当地的劳动力愿不愿意去,官府不会进行任何的干涉!

浙江巡抚为啥这么热心,那是因为浙江这地方,经济发展的并不均衡。

对于浙江来说,浙北地区那是经济富裕地区,因为这一片,是属于广义上的江南。

江南的定义,虽然字面意思是指长江以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长江以南地区都是江南地区,基本上围绕着太湖,有承天府(包括金陵城)、皖南道的东南部区域、江南道全部、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两府。

上述地区,都算是江南,而并仅仅只是说江南道而已。

属于江南地区的部分浙北地区,自然是民生经济比较良好的,而中部地区也是有着宁波、杭州两府支撑着,也还过得去。

但是浙南可就一般了,浙南属于山地丘陵地带,也是属于人多地少的地方,可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

既然上海那边的企业们要招人,那么可以啊,你们去浙南招啊,那里的人多的是,你们要是能够把当地的多余劳动力招募去做工,当地官员也是乐于见成,但是如果你能够直接在当地设立企业,当地官员那更是欢迎至极!

只是投资这种事,强求不来,那些投资商连浙北都不愿意去,更别说浙南了,如今他们宁愿在上海里扎堆竞争,也不愿意跑到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地方投资建厂。

不过到浙南去招募工人,却还是可以的。

面对浙江那边主动出面,说是邀请企业直接去浙南招募工人的时候,华亭县令心中的担忧也是放了下来,只要企业能够招募到工人,他才不管这些人是浙北还是浙南的呢。

至于说企业会为此多付出一些成本,其实也没多少,相反到经济更加落后一些的地区去招募工人,给出的薪资还要更低一些呢,而且还能够让当地的官府欠下一个人情。

浙江那边在企业招募工人这一块上,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全列,但是其他地方也是不敢落后,当大乾中央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后,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又人多地少,连荒地都没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地区,其相关官员们就是起了心思。

把辖区内的多余劳动力弄到城市里做工,这不仅仅能够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也能够让辖区的百姓能够多一条活路,多赚一点钱。

而到最后,这些工人们赚取的薪资,相当一部分还是流回到当地的。

因华夏人自古就有浓厚的故乡情节,外出做当官也好,做生意也好,普通打工也好,很多人到最后还是会回到家乡的。

更何况,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不太可能是拖家带口的,往往都是孤身一人前往,身后还有妻女父母,这在上海赚钱了,还是要寄回家人的。

所以不用上头敦促,很多地方的官员们就是自己干了起来!

尤其是临近工业城市的经济落后地区,就是有官员开始大规模的组织劳动力去其他地方打工,当然了,官府的出面组织,也只是牵个头而已,是不可能搞什么劳务派遣之类的。

一般而言,都是官府出面和企业联系,邀请他们过来雇佣工人之类的。

至于官府直接搞劳务派遣,甚至还想要从中吃一道回扣之类的,人家企业又不傻,是不会轻易的和官府打交道的,从古至今,商人和官府直接打交道,那下场一般都不太好。

所以商人们宁愿自己跑去雇工,这个地方不行,就到其他地方,反正大乾大了去,人口中多,哪都可以招工。

这种情况下,也算是初步缓解了上海周边地区和广州周边地区为代表的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造成工业和农业争夺人口以及土地的冲突。

不过这种开始大规模到外地招募工人,也是让企业获得了压低工人薪资的手段。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