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之言令在场的章越,陈襄,官家都不舒服。当然苏轼这话说错了吗 没有说错,他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 从一个批评者来说,他没有乱讲,而且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但效果却似往人的心底狠狠地插了一刀般。 苏轼退下后,章越可以感觉到在延和殿奏对中,官家对苏轼的才学是非常欣赏的,但是奏对的结果实在是不太好。 或许文人风骨便是如此吧。 苏轼当然也明白,天子采纳可能很小,自己说了不该说的真话。 此刻章越不知道的是,苏轼出殿后,凭他好人缘,有不少官员询问苏轼方才在面圣的时候,到底与官家说了什么话。 苏轼长叹一声,然后将自己在君前奏对,没有一句隐瞒的说出。 “我在君前直言,今上之病,便是求治心切,进言太广,进人太急!” 众官员听了苏轼的话都很是认同。 大家心底不是没这个想法,但要么是藏在心底不说,要么没有苏轼总结的这么具体深刻,现在经苏轼这么一说,在场的官员却不约而同地表示了认同。 “那么官家如何说”有一名官员追问。 苏轼道:“官家道会细思我的进言。” 不少官员都是大喜,官家肯听苏轼的话,说明他变法的决心还没有那么坚定。 在场官员对三司条例司本就有所异议,经过苏轼这么一放大后,不少官员顿时也有上疏的打算,或者打算将苏轼的话传给其他认识的官员。 至于殿上的官家还不知道这一切,而是召见了章衡。 见章衡之前,官家先问章越道:“章正言是卿的同族” 章越道:“陛下明鉴,章衡确实是臣的族侄,臣当年在族学佣书为生时,章衡是族学的斋长。” 官家听说章越当初竟以抄书为生,道了一句‘卿殊为不易’。 不久章衡上殿。 章衡的奏疏是倡导学校之制,这观点与王安石,陈襄,章越相合。 章衡先道:“陛下,三代之时,其法寖完备,上至皇室,国都,下至闾巷,莫不有学校。” “人长直八岁,自王公以下,以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章衡的建议,便是模仿三代,建立完备的教育制度。 从小学至大学,皆纳入公学,朝廷用以教化百姓,让每個老百姓都可以读得起书(小学),再选拔优秀的寒门子弟与公卿(官二代)一并入大学。 官家听了章衡之建议,不由意动,这个打算当然是好。 但这是要用多少钱 一个县办一个县学都十分勉强。范仲淹庆历新学前,宋朝各路的县还大多没有县学。 官家问章衡的意见,章衡道:“陛下可以从三处来,一是官办,一是官民合办,还有一等是民办,富裕的县可以官办,不富裕则官民合办,最后便是鼓励民办。” “方才是大学,至于小学则以社学之法,然后每个县设一官专督学校之事,一路再设一官督各县学官。” 官家点点头,官办成本太高,朝廷根本没这个财力,那么就鼓励民办,朝廷再通过在每个县设立督学,将学校给统筹管理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章衡,陈襄,章越三个人曾经商量的。 官家听了章衡的意见很高兴,很满意。 章衡离去后,官家不由感慨,为啥同是嘉祐二年的进士,章衡与苏轼截然不同呢。 官家当然不清楚,章衡的奏章,奏对都有经过章越,陈襄的修饰,剔除了一些可能引起官家不快的地方,故而章衡奏章几乎每个字官家都满意的。 官家对章越问道:“苏轼论及学校之事,卿怎么看” 章越道:“陛下,臣以为苏轼之言句句在理,其心也是拳拳报国之意,但是其策可以听之,却不可用之。” “为何” 章越道:“陛下,好比一名老父亲有两个儿子,长子尽孝在膝前,幼子游方在外,数年也不回家一趟。” “一日游方在外的幼子回家,看见老父亲照料有不周之处,本着尽孝之心,便一一责之兄长。” “陛下,这天下尽孝之心是可以有十成的,但尽孝之行哪里能作到十成。” “幼子所指责之词固然句句在理,对父尽孝之心未必逊色于兄长,然而长子就真的作得不好吗” “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