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云心楼诗会(1 / 2)

赵墨阳紧皱眉头。

他倒不在乎花费五千金,请几位朋友,在芸娘画舫宴饮。

他只是,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少年,竟然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信长兄,小弟愿赌服输。”

“只是,我实在不相信,他若有这等大才,为何咱们从来未曾听闻过?”

“会不会是有名师传授。”

吴为道:“英雄自古出少年,墨阳贤弟,你不也是年少成名,青云阁一战而天下知么?”

赵墨阳点了点头。

这时,二楼又落下一道条幅。

上面两个大字:莲花。

众人一阵骚动。

莲花向来便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花卉。

“这题目如此简单。”

“愈是简单,愈是难啊。”

吴为轻摇折扇。

“这种寻常所见的题目,早被名家写的俗烂。”

“若能得到出尘脱俗的佳句,便可石破天惊。”

方苞道:“吴贤弟对这位外乡客,十分赞赏,莫非你知道他是何人?”

吴为眼中,一抹是神秘莫测的笑意。

“方老先生,墨阳贤弟,你们且看吧。”

“定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赵墨阳见吴为一副神秘的样子,心中暗惊。

低声向方苞附耳道:“方老,近日来,你可知青州,有何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么?”

方苞初识,并未在意。

低头沉吟片刻,又看了眼一身贵气,轻摇白扇的徐飞。

再看了看徐飞身边的“书童”。

那书童皮肤细嫩白皙,脖颈没有喉结,非男似女。

但面上神气十足,傲然挺立。

这云心楼的客人,人人都身价不菲。

也都通晓些许文墨,更有许多,是豪门贵族公子,文采风流。

可在这群才俊之间,那位公子,连同他的书童,却依然如同鹤立鸡群。

是如此的卓然不群,令人一眼便能看到。

灼灼其华,似有光芒。

方苞顿时一惊。

“莫非?”

赵墨阳道:“莫非什么?”

方苞道:“近日来,七皇子殿下带领寒州军途经咱们青州城。”

“听闻他本是前往沧澜江迎接未来的王妃。”

“却在咱们青州干了几件大事。”

赵墨阳点了点头。

“他一到赤阳山,便铲除了十八山寨的山匪,还将缴获的银两,一部分赈济灾民。”

“另一部分,捐献给青州,用于修筑河堤。”

“第二件,他自己如今便住在受灾严重的城西民居,还将些些破损民宅,重新修筑一番。”

方苞点头道:“墨阳老弟,果然消息灵通。”

赵墨阳闻言,神情傲然。

“家父随同太子殿下,在太子府邸接见了七皇子。”

“据家父描述,这位公子和他的书童,倒是极似七皇子和他的贴身小太监。”

方苞闻言,更是确信,此人便是七皇子徐飞。

转头向吴为:“难怪吴贤弟胸有成竹。”

“原来早知,此人便是七殿下。”

“老夫眼拙啊。”

吴为笑道:“七殿下甫一进城,小弟手下,便已见过殿下銮驾了。”

此时,几位公子,已然写就自己的荷花诗。

段无夜的诗作一撼,众人顿时大声喝彩。

吴为道:“无论段兄做出何等的锦绣文章,又怎能比得上七殿下呢?”

“他在河阳的那首‘不教胡马度天山’实在是义气干云的好诗。”

赵墨阳道:“‘丈夫三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也早已传遍海内。”

方苞道:“老夫最喜那句‘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西岐终不还。’”

“哈哈,哈哈。”

吴为举起杯道:“方老先生,竟然心中有如此忧国忧民之情怀,令人敬佩。”

方苞道:“惭愧,惭愧。”

“恨无投笔从容志啊。”

赵墨阳道:“老先生,心有家国,亦可以笔为矛,以纸为剑。”

“对。”

“说得好。”

“那么,我们就共同举杯,对影成三人吧。”

“哈哈。”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此时,宾客全体安静下来。

他们在等待掌事诵读徐飞的诗。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此句一出,语惊四座。

尤其那些云心楼中的歌姬,无不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各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