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袁熙还是比较忙的,忙着到处去玩,从北面的丸都,再到东面的州胡岛,然后到辽东,最后去了冷陉山。
袁熙带着护卫侍从,虎山几个人爬山,来到当初的山谷,“快两年了,那时候的我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忠心的护卫。”当然还有一个掌机。
一切从这里开始,然后不断扩充,至今已拥有将近四州的土地。
“袁大人?!是袁大人吗?”三老看到有一群人过来,就赶紧带人过来看看。
“三老?”这不就是当初那个带着孙女的老人家,后来袁熙任命的冷陉山沟的三老吗?也算是老资格了,只是老人家年纪大不想折腾,就想着一直在山里管着这些沟沟寨寨就行了。
“拜见袁大人!”三老见了很激动,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袁熙了,现在看到袁熙就像看到亲人一样。
袁熙见了赶紧让他起来。
“袁大人快进屋吧,外面冷!”三老于是带着他们进了屋,现在冷陉山上居住的农户都修了大房子,一间屋子坐二十人,一点也不拥挤,还挺宽敞。
房屋里,有不少坚果食物,当然还有一盘野果。这个野果就是袁熙当初来到山谷唯一吃到的水果。
“没想到还能见到这果子!”可能是有这特殊意义吧,袁熙现在很钟爱这野果,毫不客气拿了果子吃了一口,扭过头去,不让众人看到他的脸。
味道很正,还是一如既往的酸!
“现在这冷陉山还好吧?”袁熙问道。
“托袁大人的福,自从您平定了辽东,没有难民逃进山来,所以山里的农户倒是没怎么增加,有一些想到山下县城生活就搬走了,剩下的都是对这山区有了感情,就不想走了。”
袁熙点了点头,确实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自然不愿被困在这大山里,出去闯荡也能创下一番事业。
“不过袁大人放心,留下来的也没有过苦日子,山里开荒完全足够养活他们,又不征收赋税,收成全是自家的,现在众人都有一两间屋的粮食,吃都吃不完的,和鲜卑族那边在集市上做做交易,还能吃上羊肉牛肉。”
“那我就放心了!”袁熙听了心里很高兴。
接下来袁熙去了鞍县,鞍县和其他地方景象不同,那就是热闹,其次就是黑,主要是铁矿石太多了。鞍县县城也很忙碌,县城有炼铁区,集市和居住区。炼铁区很壮观,几千人在不计其数的高炉旁忙碌,有人把已经冷却好的铁锭搬运到集市区,和集市的人交谈然后收钱,最后把铁锭搬到马车上。
“你们每个月都是这么忙碌吗?”袁熙问了问陪同的鞍县县令道。
“不瞒袁大人,这铁的需求是真的多,各地方都有需要,甚至有从羌胡南匈奴那边过来的人问是否能卖给他们。不过被我拒绝了,我们自己都不够用,怎么会卖他人们,我们又不缺钱!”
袁熙点点头,羌胡和南匈奴要铁也就主要做兵器了,他们基本也不会用来做农耕器具,他们不种地。
“你做的对!”不是袁熙小气,换谁都要这么做,这些铁他还要继续用来组建更多更强的队伍,更多开荒种地的农具。
墨刍是去年跟着父母来到鞍县,父亲是一个小铁匠,连年战争流离失所。去年这里发现铁矿,袁熙新建鞍县,墨刍的父亲应召过来,在这里谋了一份工作,收入不错,一家人就这样安稳下来,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
墨刍从小耳濡目染,帮父亲打铁,就对这种高炉内能化成红水,冷了又坚硬无比的东西很感兴趣。以前铁见得少,比较宝贵,父亲不让他随便玩,现在在鞍县,铁多到家家户户都囤积几十上百块铁锭。
在自家院子中,墨刍搭建属于自己的熔铁炉,用炼出的铁水倒入到自己做的模子中,可以做出各种形状来。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热的满头大汗。
“小刍,又在捣鼓什么东西呢?快叫父亲回来吃饭了!”母亲做好饭菜,喊院子里的墨刍跑个腿。
“哦,好的!”
墨刍最近在做新的铁制攻城器械,木质的容易被烧坏,或者打上几轮之后容易断裂。铁制的自然能解决这些问题。不过就是有些重,这个到时候用马匹拉就可以。
墨刍父亲对儿子的做法是支持的,他们祖上是墨家派后期的一个分支,主攻器械器具,后来到汉武帝时期,儒家学派成为正统后,这一支迅速没落,但是一些习惯还是保留下来,那就是喜欢钻研做新奇的东西,当然这个分支不止有铁匠,还有其他手工业的人。
袁熙在各州郡县跑了一圈后,回到幽州蓟县,为了更好和南方曹操势力做抗衡,选择幽州蓟县做州治。
寝殿内,燃着从并州运来的无烟石炭,暖烘烘的,这冬天不再像以往那么冷,袁熙放下已经看了五遍的《一个教员的军事指挥艺术》,依旧回味无穷,想更多了解一下这个叫‘教员’的人,还有一些从未听过的词语。但是掏出掌机,没有更多的书籍,只有每天噌噌往上涨的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