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女生耽美>大明:我的爷爷是刘伯温> 第33章 改变大明国运之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改变大明国运之战(1 / 3)

“为大明节省更多的财政,让吕大人把这些钱用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赵大人高义!”

“赵大人真是我辈的楷模!”

户部尚书吕昶,也默默的为自己这位同僚点了个赞,心中甚是欣慰,终于有个省心的朋友了。

同样,就连一直偷偷观察下情况的朱元璋,这时也是正式转过身来。

对于他手下的这个工部尚书赵翥的付出,他也是比较了解的。

在大明开国初期,朱元璋需要对北方残存的蒙元势力进行不断的打击,才能维持整个大明的稳定。

因此,负责生产军器的工部,也成了除了负责后勤工作的户部外,最为重要的部门。

毕竟,你总不能让大明的将士们,手无寸铁,拿着一根木棒,去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拼命吧。

那时候,说不定蒙元没有被平定,朱元璋自己的大明反而没了。

最开始朱元璋选择的是单安仁。

这单安仁也是一位猛人。

在元朝末年,单安仁曾召集起一支名为“青军”的民兵抵御义军,并被元朝廷封为枢密判官一职。

到了至正十六年(1356),单安仁听闻朱元璋攻破应天后,他便率众前去归附,并逐渐升任浙江提刑按察司按察使。

而在大明建国,朱元璋设六部后,单安仁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次年改兵部尚书。

虽然只做了一年的工部尚书,但单安仁亲手监督操办了应天府内的诸多宫殿、庙宇。

最令人难能可贵的是,古今中外,干工程的都是比较容易捞油水的。

像朱元璋的干爹,也就是二虎的父亲,不就是因为建筑宫殿贪腐,最后被朱元璋忍痛一刀砍了吗?

可人家单安仁一点想要捞油水的想法都没有,从始至终保持清正廉洁,遇到疑难的建筑问题,也会亲自上阵动作解决。

可惜确实太老了,最后朱元璋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单安仁的请求,让他退休回家,并按照单安仁推荐,从中选择了赵翥作为工部尚书。

看到朱元璋也对自己点了点头后,感到自己付出有了交代,工部尚书赵翥(zhù)一脸激动的拱起手来,朝着高台之上的朱元璋拜了一礼,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

“可我查阅无数古籍,却仅仅是将现有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一点点效率,确实令人汗颜啊。”

“不过。”

赵翥顿了顿嗓音,他的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表情。

“刘大人长孙的那份图纸,却直接让我见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赵大人,到底是什么图纸?”

“是啊是啊,赵大人快给我们解下疑惑吧!”

面对好奇的诸位同僚,赵翥看了一眼高台之上摇了摇头的朱元璋,面露苦笑的摇了摇头。

而身为老好人的太子朱标,也适时的开口说道。

“这件事,是我大明的重要机密之一。”

“在新式作坊没有建成前,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哪怕是其他几位尚书大人,也不能接触。”

“要是出现意外,被外族人所得,不少人都要面临杀头的大罪!”

太子朱标严肃的表情,也让不少人按下了躁动的内心。

毕竟,除了少数居心不良的人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怕死的,可不想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把命都送出去。

注意到朝堂气氛略微有些生硬,工部尚书赵翥(zhù)赶紧捡了些能说的,来给大家解惑。

“诸位大人,虽然这份图纸具体内容我不能说,但是其中给咱们大明带来的改变,我还是可以简简单单说说的。”

哦?

工部尚书赵翥的话,再次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好奇心。

“第一点,那就是刘大人的长孙在图纸中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高炉,并附送了一套新的炼钢技术。”

“这种炼钢技术,不仅在成本上低于我们现有的炼铁技术,更能大规模的生产优质的钢材。”

“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回收我们现有的铸铁以及钢材。”

“只要有足够的原料,我们就能将大明所有的铁器,换成钢器!”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身为军方大佬的信国公徐达,可是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潜藏的蕴意。

激动不已的徐达连忙问道:“赵大人,你是说,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就可以让我们大明所有的将士,换上坚固的钢甲吗?”

听到徐达一番话后,反醒过来的其他军方大佬,也是一脸兴奋,纷纷追着工部尚书赵翥询问。

“是啊是啊,老徐说的对不对?”

“额......”

工部尚书赵翥对于这帮军中大佬的看法方向有些无奈,但武人嘛,人家不关心自己的武器装备,那还叫武人?

想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