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中介怎么了?!> 第五十一章 串门拜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串门拜年(1 / 4)

因为昨晚老爸,郑一炜都睡得晚,大年初一的早饭,老妈跟老姐也没太早就做,当然饭菜基本也都是昨天剩的。

早上就不喝酒了,上午郑一炜要跟着老爸去坡上坡下的各家去串门,拜年。自己家吃饭的功夫,都来了好几波坡上坡下的邻居了。

大家也都草草吃完饭,把桌子收拾好,摆上干果礼盒。郑一炜也赶紧拿出香烟,给来家拜年的左亲右邻,递烟。

乡里乡亲为什么关系好,郑一炜觉得就是因为这种传统习俗的保留。

平时很多人也在外漂泊打工,养家糊口,乡里乡亲之间可能也不常见,但只要回家过年,大家都会相互串门拜年。

各家的婚丧嫁娶,升学宴,留在家里的乡里乡亲,是既出钱又出力,不在家的也都会托人带上份子钱。

串门大家基本都是闲聊几句,坐着喝口茶,然后就去下一家。郑一炜跟老爸也开始出门,去各家拜年了,先从坡上开始。

首先去的自然是大伯家,大伯已经60多岁。跟老爸年龄差了有10岁,大伯下面还有两个姑姑,然后才是老爸,小叔。

三兄弟成年就分家,家家两个孩子,在整个坡上坡下的几十户人家里,郑家算是大家庭了。只是到郑一炜这一辈,就郑一炜和堂哥两个男丁。

大伯老思想,老传统,就喜欢家族里多添男丁,大伯的话就是男多力量大,男多能让整个郑姓家族越来越兴旺。

老爸小叔自然受大哥影响,在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冒着拆家,砸家的风险,也想着家里要添个男孩,要不是这样,郑一炜可能也没机会出生。

只是小叔家二胎生了郑涵,那是天意,没有办法了。

大伯重男轻女一辈子了,改不了,对堂哥的培养教育不可谓不用心,不过可能是过犹不及,也或许是棍棒教育太过粗暴。

堂哥书是读不进去了,没考上高中,初中一毕业就去学了木匠,然后就开始上海,苏州的去打工。

倒是一直不受大伯重视的堂姐,读书读了出来,她一路直升,本科毕业后,直接到县城高中当了老师,后面结婚了,堂姐夫也是老师,一家双职工,在县城买了房子安了家。

高中老师工作稳定又受人尊重,算是老郑家最有出息的人了。

堂哥不苟言笑,干活很实在,卖力,也能吃苦,这几年收入也还可以。加上大伯原来是供销社退下来的,每个月还有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

早些年大伯和大婶两人还种田呢,现在年龄大了种不了,大婶就跟郑一炜老妈一样,种点菜去菜市场门口摆摊卖,赚点油盐酱醋钱。

堂嫂也在堂哥打工的厂里,找了个厨房的活,一个月也能赚个三千块,一家人就郑安一个花钱的,四个老鼠供只猫,在农村,这家庭条件自然不差。

郑安说是蜜罐里泡大不为过,大伯也不知道是对堂哥堂姐的教育受挫还是隔代亲,虽然重男轻女老思想没变,但是教育理念变了。

对这大孙子是极尽宠爱,从小郑安零花钱就没少过,也从来没骂过,更别说打了,大伯到现在还当家,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大婶跟堂嫂自然不敢唱反调。

也就堂哥,回家偶尔会教训这小子,郑安这小子也滑头,堂哥骂就听着,要是动手打,立马找爷爷。

从小调皮捣蛋不是没有原因的,还好有堂哥,要不然这小子指定长歪了,还不定干出啥违法犯罪的事。

郑一炜跟老爸一前一后进了大伯家院子。今天天气好,阳光特别充足,大伯家搬了几条凳子,摆着礼盒,在客厅屋檐下,招待来拜年的左邻右舍。

大伯60岁,而且孙子都快成年了,拜年自然是堂哥去。他自己自然是坐镇家里等别人上门拜年。这会儿凳子上坐了几个人了,都是坡下的乡亲。

大伯在坡上坡下还是很有威望,很受人尊敬。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为人也公正,热心,乡里乡亲谁家的丧事,都是大伯出面组织乡亲,张罗治丧事宜。

每到初一拜年,大伯家自然是人流不断,来家拜年的人多人少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其家在左近乡里的地位。

往年郑一炜家也就关系确实处的好的人家会来拜年,谈不上门口罗雀,但来串门拜年的人也不多。

名声名望是先决条件,只要不是名声很差,接下来看的自然就是家庭条件了。家里条件好,主人又热情,大家自然愿意去拜年凑热闹。

郑一炜记得再过几年,坡下有些之前在外做裁缝,后来当老板发达了的人家,还开始给串门拜年的人送一包好烟,目的自然是吸引更多人上门。

老爸带着郑一炜,先跟坐在凳子上的邻居们,拱手拜年。

郑一炜跟着老爸后面,或喊叔,或喊哥的。嘴里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

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回着吉祥话。然后老爸跟郑一炜再郑重的给大伯,大婶拜年。

大伯坐在靠背椅上,爽朗的回应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