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普法尔茨选侯国的大部分城堡要塞,它们主要是靠厚墙和高塔的老式堡垒来防御外敌进攻的,而多森海姆要塞属于建造于低矮山岗之上的“沃邦要塞”,也是1座能够经得起火炮狂轰滥炸的堡垒要塞。
法国的“胜利者臼炮”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当下其他炮火中无法企及的4公里超远射程,而且能从数百米高的天空中以垂直落地方式,直接攻击地表建筑物最薄弱的部位---顶部。
虽说这种大口径臼炮的精度很1般,甚至说比较糟糕。但如果是集中火力,实施猛烈轰炸,总会有机会直接命中目标。在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两、3枚从天而降的100公斤大铁球,就能导致其顶部坍塌,从而击毁1座城堡的主体建筑。
然而,依照沃邦要塞建造标准修筑的多森海姆要塞,是由外围斜坡、隐蔽道、护城壕、横断阻隔墙、空心棱堡、3角堡、屯兵所、城墙、胸墙等1系列看似繁杂,但错落有致的防御建筑群构成。
更为关键的,是要塞建筑物大都覆盖着2到3米,甚至更厚的泥土。以空心棱堡为例,其主体厚实,并且高度大大远低于中世纪城堡的塔楼,而且表层的覆盖泥土足以吸收火炮弹丸的冲击力。
战斗开始之初,勒费弗尔第6军的炮兵部队,动用了12门“胜利者”臼炮,以及数十门12磅与8磅的加农重炮,对着多森海姆要塞,持续了长达7天的狂轰滥炸。
然而其结果,法军的火炮覆盖仅仅摧毁了多森海姆要塞的几段泥土城墙或是少许胸墙,但对于防御主体的斜坡、隐蔽道、棱堡、3角堡,以及隐蔽的炮兵阵地等造成的破坏程度,几乎可忽略不计。
不过,炮击的效果也不是没有,至少保证了工兵部队在要塞外围的土木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毕竟,唯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在面对沃邦标准建造的军事要塞时,就必须使用传统的沃邦攻城法,
所谓的沃邦堑壕攻城体系,就是要在守军炮兵火力射程之外,也就是两公里左右,首先由专业工兵挖掘1条环绕城堡的堑壕,壕深1米到1.2米,挖出的土堆向城堡1侧,形成胸墙。
然后由这条基本堑壕出发,工兵向城堡方向之字形挖掘壕沟,这种锯齿状壕沟可以有效防止守军纵向炮火对工兵的杀伤。
当掘进至距城堡56百米时,工兵开始旋转方向,挖掘1条与基本堑壕平行的前沿堑壕,两种壕沟的深度与构筑方式相同,前沿堑壕挖掘成功之后,攻城部队将火炮拉近至前沿堑壕,利用胸墙掩护隐蔽开火。
如果这种精准炮击仍不奏效,则以同样方式再向前挖掘出第3条,第4条堑壕,直至用火炮彻底摧毁守军防御。
在包围多森海姆要塞的14天里,法军通过第1条平行堑壕与之字形壕沟,完成了第2条堑壕的建造,成功的将多门12磅炮、8磅炮和6磅炮,构筑在守军的外围斜坡下方,而不断隆起的土堆成功阻碍了守军炮手的视野,制造出1座座让守军抓狂的视觉盲区。
守军指挥官曾调用78门火炮,想要扫清这些土堆(胸墙),但立刻遭遇法军炮兵3倍火力的猛烈还击,在损失了大半火炮后,不得不暂时放弃。
第2天拂晓时分,趁这天色未亮,要塞指挥官派出了两百名守军士兵,摸黑潜伏到法军阵地,想着破坏隐藏于第2道平行堑壕与之字形壕沟的30多门火炮。
非常不走运的,是德意志守军在小心翼翼下到防步兵斜坡的时候,还是不出意外的触碰到法国人设置的小机关。那就是法军士兵吃完的白口铁空罐头用铁丝串联在1起,里面还放有小石子,但凡稍加触碰,这种铁质空罐头就像风中的铃铛1样,响个不停。
这种在第1次世界大战后期,参与欧洲战场的美军士兵无意发明的“空罐头警戒哨”非常阴毒,如果再配置蛇腹型铁丝网、堑壕、机枪与后方火炮,根本就是进攻步兵们的地狱之门。
很快,得到示警的法军士兵反应过来。炮兵们首先向天空持续发射了几枚燃烧弹,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的1道道亮光,将偷袭者的身影显露无遗,成为负责警戒炮兵阵地的来复枪连队的精准打击目标。
几分钟后,等到法军炮手准备换上第2轮霰弹时,前沿阵地上只留下敌人的密密麻麻的尸体,或是重伤者在临死前的痛苦呻吟。
黎明过后,天色开启。
负责围城战的法军指挥官,米歇尔·内伊准将,向多森海姆要塞派出了第3波劝降信使,希望守军指挥官在经过昨晚的失败偷袭后,能变得理智1点,继而缴械投降,结束这场不必要的杀戮。
然而,敌军指挥官很是固执的第3次拒绝了法军的劝降,从此时开始,法军理论上可以4无忌惮的加以攻击。即便日后守军主动提出投降,作为进攻1方的内伊将军也不用加以理会了。
从地理上看,多森海姆要塞位于内卡河北岸,与南面的海德堡1道,扼守着从曼海姆通向德意志腹地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所以,上莱茵集团想要借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