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以田养仓(2 / 2)

些心术不正的官员私吞挪用。”

“陈桧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这,也是为什么天下粮仓中没有粮食原因。”

听到此处,唐帝面一沉。

他听明白了。

这陈桧是收了百姓上交的粮食,等到新谷变陈谷售出后,私吞了这笔钱。

然后等下一次,百姓再上交粮食,再重复。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瞒得天衣无缝。

要不是禹州爆发灾情,百姓无粮上交。

陈桧怕还会这么一直下去。

好个会钻孔的贪官!!

想到这里,唐帝对这陈桧的心中的厌恶瞬间上升到了一个极点。

大唐设立天下粮仓为的就是以备灾情救民。

这贪官,竟然连救民粮食的主意也打。

果然啊,这人还是死的太轻松了!

这时楚越又接着说道。

“当然这是禹州的情况。”

“像西北地区当地的粮仓,那些官员应是不敢贪污的,毕竟西北常年灾害不断。”

“不过,即便西北地区的粮仓可以正常运转,但那里是常年少雨,灾情频发。”

“即便粮仓有粮食,可散出之后,也难免再遇灾荒无粮的窘境。”

听到楚越一一找出问题,唐帝深以为然。

这些确实都是粮仓政策的弊端。

眼下各地虽然设有粮仓,但是粮不是被贪,就是供不应求。

若是能够有办法解决这个两个问题……与大唐的益处多多啊。

想到这儿,唐帝看向楚越,目光微动。

“那,越儿,你的意思是……”

“儿臣的意思是,不如设置与粮仓配套的义田,以田养仓。”

“以田养仓?”

“不错!”

楚越抬眼目光炯炯的看向唐帝,说话间眼中似流露出无尽的光芒。

“我们可以劝导当地的乡绅富户,购买上等良田。”

“然后再招佃户租种,佃户按年交租,收成的粮食便可纳入粮仓。”

“这样,粮仓便在每年都会有一笔稳定可观的收入。”

“有灾情可拿粮赈灾,若无灾情亦可用于再购田地。”

“由此不仅可以维持粮仓有效运转,而且粮仓存粮也会日益充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