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164章 164,何至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164,何至于(1 / 2)

在秦家来说,选择趴在秦淮茹身上吸血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像秦家这样的家庭,日子不好过是正常的。

按理来说,秦淮茹父母从她身上搜刮后,应该是两个儿子平分的。

这就跟那时的农村生态有关了。

大多数的时候,像秦父秦母在,一大家子人是不可能分家的,人多力量大嘛。

在农村,想多生儿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丁兴旺才能不受欺负。

别的不说,邻里之间起冲突了,打起架来,家里儿子多的,自然占便宜一些。

虽然这话不好听,但却是很真实的生态。

但这个事,前几年出现了改变。跟养殖这些事情有关,也就是一个户头,可以养两只鸡什么的。

许多像秦家一样一大家子的,都因为这个事,把一个户口本分成了几个。

一开始自然是分户不分家。

这个就要说另一个事情了,挣工分的问题。

像秦家老二这样的,户头分出去了,夫妻两个都是年轻力壮,自然不乐意自己挣的工分,还需要补贴大家庭。

人心易分不易聚。

分了,时间长了也就真的分了。

这种事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大多数家庭一直都是老大继承家业,也是老大负责父母的养老跟送终。

作为父母的也是没办法,手里的资源就那么一点。给一家还能顶点事,如果平分,啥都顶不了不说,还谁那都落不了好。

也就是因为穷,就像自然界的猛禽,孵化幼鸟后,都会精心养育最强壮的那一只。

人还好一点,至少秦淮茹父母,还给她二哥成家立业了。

所以当秦父秦母听到二儿子说也要钱的时候,真心挺为难。

像他们这个年岁,哪里不明白秦淮茹活的肯定也是不容易。

上面一个恶婆婆,下面三个孩子,四九城居大不易。

对于贾张氏,秦父秦母他们应该是比秦淮茹更了解。

但老二的说法也不能忽略,说白了,儿子毕竟是儿子,闺女总归是外人。

还有边上的弟弟堂弟们,也是闻着味过来的。虽然到现在并未言语什么,但心思估计都是一样。

也就是见秦淮茹日子好过了,想着能跟着沾沾光。

所以,在秦淮茹还沉浸在帮衬了父母的自我感动中的时候。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父母已经为她安排了n个扶助对象。

这种情况是无解的事情,别说这个年头,就算到了后世,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

这里有个很奇怪的逻辑,就是很多人会说~你再难,总归也比某某家好过一些。

这就跟易中海的道德绑架差不多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日子过的好,就有着帮衬别人的责任与义务。

而日子好不好,却是跟你需要帮衬的哪家来比较。

所以伱永远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那一家。

而你跟周围人家日子的差距,却不关说话之人的事情。

所以在原剧里,只要秦淮茹会哭穷,傻柱就得一辈子帮衬贾家。

因为他一个厨子的日子永远比贾家好过。

这个,就是易中海的悖论。

秦淮茹的各种事情,许大茂自然不关心。

甚至秦淮茹跟易家越难,许大茂还获得了一些病态的快感。

许大茂也不清楚这个是为了什么,明明易家跟贾家坑的最狠的也不是他。

王芳这次怼秦淮茹,傻柱难得的没有责怪自家媳妇。

夫妻之间再大的隔阂,一个孩子也能解决。

是的,王芳怀孕了。

这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要傻柱夫妇俩身体没问题,有孩子只是早晚的事情。

也正因为王芳怀了孩子,所以现在的傻柱又恢复了正常,又变成了疼媳妇的那个傻子。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秦淮茹一个寡妇了。就算秦淮茹现在还是个黄闺女,傻柱也是顺着自家媳妇的心意,不会胳膊肘往外拐。

秦淮茹骚扰院里邻居,本来就是走个过场。当她听到她在厂里干的那些事,已经传到院子的时候,就知道在院里基本上是求不到帮助的。

但她还是去求了,这也算是秦淮茹的小聪明。

像秦淮茹在厂里骗钱的时候,她并未说娘家多难多难。

而到了四合院,她却是每家每户都把自己娘家的难处说了出来。

这个事,可能是秦淮茹想要着在院子里竖起一个好名声。也就是她在厂里的那些事情,她坑何家的那些事情,都是因为娘家困难的无奈之举。

有没有用不清楚,但自从秦淮茹如此哭穷后,但是院里却是少了些骂秦淮茹是毒寡妇的话语。

王芳怀孕后,傻柱的全部精力就投在了她身上。有了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