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傻猪传奇> 第66章 海南革命菜传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海南革命菜传奇(1 / 2)

接着,王学广声情并茂讲述海南革命菜的传奇故事。他指着一种野菜的图片说:“野茼蒿,菊科,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这看上去十分普通的野菜叫野茼蒿,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菜。据史料记载,琼崖红军在1928年至1932年间,因反‘围剿’失败,曾两度转入母瑞山休整。其中,第二次撤退至母瑞山到突围成功的8个月时间里,可以说是琼崖革命斗争史上最艰难的时期。面对敌军的强势封锁与不断袭击,战士们的口粮也不断减少,从饭团到稀饭再到饭汤,队伍最终断了粮。为了求生存,红军战士只能上树下地,寻找充饥的食材。当时,一种叶嫩茎软的野菜几乎成了战士们的主食,这种野菜就是野茼蒿,也叫‘飞机菜’与‘风烟草’,冯白驹将军激动地将野茼蒿称为‘革命菜’,从此,革命菜声名远扬。后来,根据专家研究,革命菜——野茼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有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可以说是一种营养成分非常全面的野菜了。”

王学广指着一组图片,激动地说:“野茼蒿不光可以食用,还有中草药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当年,革命战士缺医少药,就利用革命菜食疗。中医认为,野茼蒿,味道甘辛,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脾虚浮肿、感冒发热等均有不错的效果。红军战士用革命菜治疗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等疾病。可以说,冯白驹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在敌军重重围困的深山老林里,常常就是靠这类野菜充饥与治病,才度过那一段浴血奋战的艰苦革命斗争岁月。”

王学广老人停顿片刻,指着一组当年革命场景的照片,继续讲述,语气一字一板,抑扬顿挫:“在海南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史上,被冯白驹将军称作‘琼崖革命摇篮’的母瑞山革命斗争,可以说是革命火种绝处逢生的一场奇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靠野菜充饥挽救革命的一个战争奇迹。当年琼崖纵队战士人多,革命菜可以长到150厘米,适应力强,繁殖快,除了湿冷阴暗的地方以外,只要有新的空地,如荒地、火烧地或干燥的河床,它总是捷足先登,在地面铺上一片翠绿。在琼崖纵队坚持革命战斗的年代,革命菜以绿色的乳汁喂养了坚强的革命战士。在灾年里,革命菜则给饥荒中的海南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我望着浓眉大眼的老党员王学广,觉得他的形象在我心底高大起来。这位1938年4月出生的海南定安人,是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长,也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他从2001年至今,老人已在纪念园讲解了十多年的红色故事,他将红色的火种,点燃在每一个听众的心中。我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原来,海南琼崖纵队23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其中有革命才的不朽功绩。当年,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革命菜”功不可没。

离开纪念园,我对叶小平说:“叶场长,我们想去红军潭游览,还想看看山里野生野长的革命菜与各种野菜。”叶小平说:“我叫农场办公室的办事员小廖带你们参观,他也是海经院毕业的。”身体矫健的小廖来了,笑着对我说:“刘老师,我是小廖,我认识您,你上过我的课,我是海口经济学院旅游学院毕业的。”

我们在茂密的山林里行走,小廖给我们介绍革命菜与其他野菜。我们来到一条布满山石的山沟,山泉在欢快地流淌,小廖指着一个水潭说:“这就是红军潭,原称青龙潭。我观看水潭,果然三面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小廖告诉我们,寨子里有些年轻人,不忘浴血奋战的琼崖纵队革命前辈,他们喜欢种野菜,从小就爱革命菜,故独守山里种植野菜。何况,在家种植野菜,收入并不比他们到城里打工差。

一个黎族村寨,有一对年轻夫妇,种植的二十几亩野菜,品种丰富,包括革命菜,一片绿油油的,长势很好。村民们说,为了保持原有的生态风味和无公害特点,他们种植的这些野菜,宁可产量少一些,也不用施撒任何化肥和农药。所以,这些“野菜”虽然是人工种植的,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十分畅销。野菜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给当地的老百姓开辟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渠道。农民不仅把采摘来的野菜当作稀有的生态土特产出售,而且还亲自动手种植,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人们在海南,不论是在高级餐馆里,还是在各种小食店中,都能看到餐桌上那一盘盘包括革命菜在内的各种野菜。这些天然的、没有任何污染的野菜,已经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生态菜肴。种植野菜的普通农民,胸怀乡村振兴的目标,弘扬革命菜的精神,每天起早贪黑,为自己的家庭,也为广大民众,辛勤劳动,幸福生活,热情奉献,就像菜地里飞舞着的小蜜蜂,永远不知疲倦。

随着考察调研的不断深入,我对革命菜,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崇敬的感情。革命菜饱含着海南人民至亲至爱的情感,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