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都市言情>西游,这个孙悟空太听劝了> 第233章 怎么知道不是我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怎么知道不是我呢?(1 / 2)

与刘秀同行的邓禹和朱祐还在惊讶,刘秀什么时候在宛县结识了这么多朋友。

宛县是南阳郡的治所,而此次设宴的正是宛县的豪族李家。

李家的家主李守如今正在朝堂做宗卿师,掌管宗室事务,权力不小。

此时,二人见刘秀和李守之子李通相谈甚欢的样子,便知他们关系匪浅。

两位好友相视一眼,都想起刘秀在去太学读书之前,曾随一位孙道长周游天下,心中顿时有了一些猜测。

就在这时,南阳穰县的蔡少公笑道:“说来也怪,我前日听说了一则谶言,说刘秀当为天子。”

邓禹和朱祐面色大变,众宾客也震惊无比,纷纷看向刘秀。

短暂的寂静之后,有人打趣似的大声问道:“是做国师公的刘秀吗?”

刘秀笑道:“怎么就知道不是我呢?”

念及此处,刘秀脸上的笑容更多,与众人继续笑谈风生。

但等此时真正听说了父亲被莽贼一同杀害,他依旧悲痛欲绝。

如今看来,我的志向也要变一变了!”

“诛杀刘秀!”

甚至于刘秀的父亲早亡,是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

刘秀在李家留宿,与李通彻夜长谈。

正如孙师父所说,莽贼就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各种国策朝令夕改,甚至能荒唐到用贝壳做货币,只为重现上古的制度。

邓禹也看向刘秀,他眼中满是期待。

昨日宴席上发生的事情,让朱祐憋了一肚子话,一直等他们离开了宛县县城很远,他才忍不住问道:“文叔,你究竟有何志向?”

海捕文书的内容很快就传了出去,同时还有一则消息,即国师公刘秀和常安刘氏宗亲以衣带诏为谋,意图谋朝篡位,被天子诛杀万余人。

他们离开半日,就有一封来自常安的海捕文书送到了南阳郡郡府,也被宛县县府所知。

如此出身,指望什么成为天子?

只有邓禹和朱祐认真的看了刘秀一眼,然后陷入沉思。

更重要的是,南阳刘秀的名字也在衣带诏的十二人之列!

等他们离开宛县地界时,忽然就听到身后传来纵马奔腾的声音,还有呼喊声传来。

他去常安之前,曾随孙师父在各地游学,又在常安太学读书两年。

众人大笑起来,都当这是玩笑之谈。

而常安的达官贵人,还有各世家豪族,却依旧歌舞升平。

天下看上去是太平了,但实际上,僧人不事生产,还在各郡各县大肆屯田,更让百姓民不聊生。

但现在所有人都明白,是他们小瞧了这个南阳刘秀。

如今刘秀离开宛县,他自然追随。

不只是他们,南阳郡郡府早就派出了军队。

但这只是名罢了,却无起势的根基,因为刘秀就是一个没落的刘氏宗亲,而且还是关系很远的旁支血脉。

设宴的李通眼中也闪过一些莫名之色,接着又恢复正常,继续招呼众人,不露痕迹的将话题转移至他处。

朱祐大笑道:“俺也一样!”

“刘秀休走!”

朱祐虽是宛县人,但他只是生在宛县,和刘秀一样,他也是少年丧父,早早的就离开了家乡,去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所以才和刘秀自幼相识。

……

平淡的语气,如炸雷一般,在邓禹和朱祐耳边响起,震彻两人心神。

后来更多次改革币制,在无形之中收刮天下财富。

不过按照孙师父所言,现在也确实只能依靠世家豪族,真正的改变要等以后再做谋划。

刘秀却神色未变,依旧淡然自若。

更可恨的是,莽贼又耗费国力,建了数千座寺庙,要求百姓都念阿弥陀佛,用信仰掌控百姓。

宛县的这些豪族子弟,又怎知他早有志向。

宴席结束后,宾客散尽。

三人乘坐一辆牛车,晃晃悠悠的往蔡阳县去。

想起昨日宴席上,蔡少公说刘秀当为天子之后,大家都不相信这则谶言,只当是玩笑,甚至还有不少人打心眼里瞧不起刘秀的出身,嫉妒其才学。

宛县李家,李通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即便刘秀昨夜已经告诉他,说他父亲在常安参与了衣带诏之谋,恐有危险,

有人赞叹,有人感慨,也有人嫉妒,更有人贪婪。

刘秀见识了天下种种,也将天下装进了心里。

他们震惊的看着刘秀,这比听到刘秀说“我志在天下”更加震撼!

牛车晃晃悠悠的走着。

他父亲李守好星历谶记,比蔡少公之流厉害不知多少,早就听父亲说过“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言。

他们已经知道刘秀在常安太学闯出了名声,前不久还写了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