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苏哲开宗立派,成为当之无愧的宗师。这时候,他已经开始被列为历史最佳的讨论中。我觉得为时尚早,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在华夏音乐史上留下足迹,成为文化符号般的存在。】
【我很期待以后。】
这个回答后来居上,获得了3万多赞同。
可见称苏哲为历史最佳,只是小部分歌迷的观点;
但认可他列入讨论,已经成为了共识。
毕竟他才翻红两年半而已,很多歌迷连大学、高中、初中都没上完……但练习生可以出道了。
这么短的时间,就接受他成为历史最佳,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有些颠覆了。
而且哪怕列Excel,数据上也很难支持这个观点。
毕竟实体时代的销量比现在恐怖多了,除非以后出现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防止盗版,否则苏哲很难追上。
至于奖项,哪怕苏哲惊才绝艳,也只能靠熬工龄了——再牛逼的人,一年也只能拿一个金麟最佳歌手。
奖项和专辑销量这个两个最重要的数据都追不上,怎么用Excel说服不懂音乐的人,说苏哲是最佳?
——很多人不懂音乐,只能看懂数据!
逼乎的回答又反过来传播到微博上,无数人纷纷站队,还有人@苏哲,@歌神,问他俩怎么看?
歌神没回答。
苏哲回答:
【我用手机看。】
也算没回答。
没办法,这种涉及当事人的问题,让他俩怎么回答?说什么都尴尬,都会被断章取义。
还是让别人讨论吧。
文字论坛里,很容易陷入历史地位的争论,毕竟这种话题引流,特别容易引发争吵和撕逼。
而在短视频网站里,up主们主要在输出观点,有一些专业音乐人开始深入分析歌曲。
对粉丝们来说,这些分析都太专业了,听得蒙圈,但却很喜欢找那些夸赞的话,专门听最后的结语——
“苏哲的才华令人震撼,他开创了乐坛新时代。”
“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开始,会有大批中国风歌曲推出,虽然大部分是跟风的拙劣仿作,但大浪淘沙之后,也会出现少量精品。”
“苏哲为音乐圈找到了一条新路,不再是一味的学习西方,而是向内发掘华夏的文化,创作华夏特色的流行音乐。”
“最让我震惊的是,苏哲的歌曲仿佛诞生于中国风百花齐放的年代,每一首都充满了精巧设计,不敢相信这是他以一己之力发展出来的。”
“前两首专辑不也是这样吗?苏哲总是能将一个领域做到最好,然后毫不留恋地换到另一个领域,继续开创奇迹。简直像个渣男。”
“人分四档:庸人-人才-天才-苏哲。”
可以说,乐坛再次陷入了苏哲出专辑-震惊-夸奖-学习的循环中。
而比起听夸奖的粉丝们,戚新燕作为中国风歌曲爱好者,虽然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苏哲的粉丝,却没有沉浸在这些夸奖中。
她努力寻找着各种分析视频,一个个听下去,反复琢磨,忍不住看向了自己写的拙劣仿作。
她轻轻哼着以前写的歌,感到脸颊通红:
“和苏大神比起来,我写的这些歌都是垃圾。真是残酷,我只是一个庸人啊。”
戚新燕叹了一口气,很羡慕天才的灵感。
但她羡慕完,立即用电脑打开DAW(数字音频工作站),学着苏哲加入乐器音轨,不断调整、学习着。
但她忙了一夜,却发现自己的歌曲旋律越来越像苏哲的《发如雪》。
这很正常,大部分人的创作,都是从模仿,甚至是“抄袭”开始(自己仿,不发表,不商用,就不违背道德和法律)。
但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逐渐迸发出自己的东西——
“俗话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我认真学习苏哲,也能成为‘天才’吧?”
或许能,或许不能。
但人生没有参考答案,她也只能学习下去,努力下去,向未来扔出一颗石子。
或者被湖水吞噬,或者激起巨浪。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