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来自一名盗墓者的自传> 第174章超乎常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超乎常人(1 / 2)

正午时两人在船上随便吃了点干粮,再后来两人的船与所搭的大船分离,琮于只得又划了一会,按地图所指转到一条支流,又划了约半个时辰,便到了一个小小的码头,说是码头,其实只有一个宽不过五尺的栈桥伸到河里,桥柱上系着一条小船。周围是一片荒野,有一条小路从码头通向山里。琮于靠岸后自己先跳到岸上,将船上的一块木板搭在船弦和岸上,叫声:“白公子,过来。”白麟儿很听话的自己拖着马车踏上木板,走到岸上。琮于转身想扶赵先生时,她已经也上了岸了。

两人上了马车,琮于坐在车前架上,赵先生坐在车厢里,马车走了起来。赵先生手拿地图,先给琮于指示了路线。开始的一段是平坦的小路,马车走起来很顺当,赵先生说了几句,便坐回棚子里,坐了一会有些无聊,看到琮于的藤箱,只见补丁缀补丁,像是一块块竹席和花花绿绿的布片拼成的。外面挂着各种挂件:罗盘、透镜、小刀、水壶等应有尽有,箱子一角还系着一个用羊的胎膜晒干箍成的小瓶子。赵先生拿起来,见那瓶口处嵌了一个像珠子一样的凸镜,她便往里头看,只见里面有一条枯树枝,上面沾了一个灰色半指长的虫茧。

这就是那条被他收养的尺蠖虫吧。

赵先生放下瓶子,从帘子缝里看了看外面的赶车人,那稍显瘦窄的身躯此刻正熟练的操纵着缰绳,白麟儿被他驾着正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有节律的行进着。

这个怪道士对自然之物的理解有种超乎常人的能力。赵先生想着,倚在棚柱上,微笑的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

不知过了多久,赵先生忽然感觉到一阵凉意,这才意识到自己睡着了。这炎热的天气里忽然感受到一阵轻凉,倒叫人很舒服,只是这种舒服马上就被随之而来的气氛冲淡了。

赵先生伸出头,棚前空空的,琮于不见了。她连忙跳下车,周围一片阴暗,树木都长得矮矮的,有树的地方,地上都积着厚厚的树叶和树枝,在其间稀疏的冒出一些野草。没树的地方,则长满了灌木和杂草。

车边只剩白麟儿用尾巴不停抽打着屁股,用力呼着气喷出钻进鼻孔里小虫。奇怪的是,那用力的抽动尾巴和呼气竟没有一丝声音,连周围也没有一丝动静,只觉得所有声音在自己醒来那一刻都消失了。

不,还有一种声音,那是一种细碎的“嘶嘶”声和“沙沙”声掺在一起的声音,这声音像是千万只蚕咀嚼桑叶的声音,又像是虫蚁在朽烂的木头里穿梭游走的声音,这声音犹如一阵阵烟雾,一丝一缕的飘入耳孔,像是在极力叫听者听得清楚。

赵先生的内心则告诉自己:自己并不愿去听这种陌生的声音。她此刻已经感觉不到凉意,而是一种浸入毛孔的阴森感觉。

“前面转过弯就到了!”

一句平淡却很有底气的话进入赵先生的耳膜,然后,就像是扯去了原本塞在她耳朵里的塞子:马尾巴来回抽打,白麟儿大声的呼气,偶尔吹来的风摩挲稀疏的树叶一切声音忽然又重新回来了。

“奇怪,快到宅子了,草长得反而旺了。”琮于边说着话边走回来,看见愣在那里的赵先生,忙问:“你也听到了?”

“,看来不是我的幻觉,那是种很小的声音,像是在说些什么,但什么也听不清。”

琮于皱起了眉头:“我还以为是马车颠了一路,产生的幻听。”琮于从怀里掏出一个拴着红线的小瓶,拔去塞子,在赵先生鼻孔有晃了晃。

一股略有刺鼻的清凉气息使赵先生精神一振。

琮于显然已经吸过了,将小瓶塞到赵先生手里原来是一个精致的白玉鼻烟壶。

赵先生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这邋遢道士的手很柔软很温润呢。她又看了看那鼻烟壶,立即喜欢上了,趁琮于转身之际,将它戴到了脖子上,又将壶藏到胸衣里,问道:“这声音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或许是此处有什么轻微的瘴气,能叫人耳鸣,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

赵先生又看看周围,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午时刚过。”琮于看看周围。

赵先生也看到四周是一片连绵不绝的高山绝壁,原来此刻正身处一片谷地中。这里是苍峰山北面,本来就是背阴地,又处在一圈像桶一样的山谷里,估计阳光斜一点就很难照进来了,怪不得植被长成这样。

“赵先生,琮道长,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有失远迎!”只见冯礼新从一片灌木后转了出来,装束与昨晚一样,只不过没有背剑。

两边塞喧了几句,冯礼新便请二人回宅,琮于手拉着缰绳,两人步行跟着冯礼新,边走边看四周。只见原本应该是路的地方,如今都长了稀稀拉拉的荒草,周围的树木比刚才所见的多了一些,只是又不是平常的树,夹杂着不少像是芭蕉的大叶植物,只不过没有芭蕉叶那么多,茎杆也远不如芭蕉粗,颜色偏黄带绿,远看就像一颗颗巨草。越往前走,这种大叶植物越多,多的逐渐成片成林,竟见不到别的树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