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三国:超级马屁系统>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更进一步的举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更进一步的举措(1 / 2)

即便如此,方飞也得提早储备一些干部。

至于这些基层官吏的成本问题,在前面三辅推行王田区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计算。

即使不算王田区能给朝廷带来超过之前数倍的税收,这些官员的俸禄、损耗,也不会比原来的豪强地主更多。

第二种职位,主要是用于填补卫生系统。

这一部分会有超过一百人,要求至少要选修过《巫医》课程。作为大汉综合私塾里面的大热门,选修《巫医》的人实在是很多,这个条件轻易就能得到满足。

进入卫生系统的学生,其中有三十名会作为皇甫健等人的助手和学徒,剩下的一大半则会交给何双辰,尝试着在长安城里进行全民卫生的宣传和推广。

这些人同时还是第一批种子,以后面向全国铺开的医馆和卫生宣传工作,都将落在他们身上,由他们带头。

第三种职位,就是进入朝廷和地方的实习掾吏,所需要的数量不多,大约为五十人。这个和去年类似,没什么可说的。

这个职位去年很热门,今年估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能竞争比较激烈。

第四种职位,是面向周仓的义勇军,会直接进入军队,从文职或者什长伍长做起。

方飞设立这个毕业“志愿”,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为此后义勇军的逐步正规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现在就可以想象,在夜校和大学里学习了好几年,最后却要进入军队,从比较基层的职务开始做起。

这种人生规划和职业路线,肯定不怎么受欢迎,极有可能会像去年的“监察使”一样乏人问津。

以上的这些职位,方飞并不会立刻就发出来让大学生们选择。

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需要完成“毕业实践”,才能获得就业的机会。

八月初九,骄阳似火。

长安,灞桥。

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泥官道上,近二百辆马车,正载着七百多名大学生逶迤东行。

在这些马车的最前面,是方飞那辆格外拉风的“青铜战车”;紧跟着方飞的,就是那尊威武霸气的大炮,由六匹马和十几个民夫拖拽着。

“现在考工室只来得及造出这些车,等把这些学生送到了渤海,还得赶紧回长安,向关东转运粮食。”方飞向与自己同乘一车的徐晃说道。

这些毕业生,之前大都在三辅的王田区担任副区长的职务。现在他们将配合相比去年数量急剧减少的老师,组织和协助自己的七百余名学弟,完成这次“毕业实践”活动。

“将军的这条官道,确实是委输之利器。从稳固地方之效用来说,甚至可比始皇帝的秦直道。”徐晃佩服地道。

一条平坦、光滑、结实的大道,能够极大的提升运输效率,加强地方和**之间的联系。不管是物资还是军队,都可以更便捷地输送,有利于权力的延伸。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想要建造这么一条大道,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

“呵呵,我怎么敢和秦皇相比,元直过奖了。”方飞笑道。

我没把你和秦始皇相比呀,只是把这条官道和始皇帝的秦直道相比而已。

徐晃无力吐槽,只能笑笑,顺着方飞的话说道:“将军不必自谦,董仲舒曾说,‘秦师申商之法。

若是将军以始皇帝为戒,在治国之道上,也未必就会比他差了。”

汉朝的天下就是从秦朝手中得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秦朝在短短的时间里崩塌,不免令很多有识之士时常加以反思,总结秦王到底失败在哪里。

所以汉朝的时候,主要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待秦始皇以及他创建的王朝。重点在于他为何没能维持长久的统治,对秦始皇的评价并不高。

不像后世那样,能从整个国家、族群的角度,更为客观地看待秦始皇的成就。

尤其是董仲舒,他身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的倡导者,对于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必然会持批判的态度。

方飞的脑子还算清醒,摇头道:“秦始皇开启了大一统的时代,雄才伟略,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照搬了一些现成的东西罢了。”

“将军的话也有道理,始皇帝颁布法令,‘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弃分封而推郡县,无一不是统合天下之良策。”徐晃点头道。

“是啊,书同文增强了沟通的效率,车同轨加强了交通……而通讯和交通手段,都是限制统治疆域的重要因素。”方飞点头道。

不过徐晃的话也给他提了个醒,连秦始皇都知道,为了大一统,要加强通讯,建设交通,统一意识形态。但现在方飞自己,在这几个方面,都还没有太大的进展。

在出现某种技术突破之前,目前的通讯手段实在是有些匮乏。

不过进行了道路建设以后,也可以通过沿路设置大量的驿站,来增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