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柳絮飘飞,平静的湖面上,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为了扶植复兴社,宁凡发动了锦衣卫的力量,在京东的东湖专门为复兴社选了很大一块地方,美丽的建筑依山傍湖而建。
这湖面清澈无比,微风轻轻送起波浪,这艘船篆刻了复兴社三个大字的大船在湖面上平缓前行,而此时的宁凡则是站在甲板上,身旁簇拥着复兴社的一些核心社员。
最近几个月,复兴社已经源源不断的向锦衣卫输送了数十名顶尖的人才,这些复兴社的社员被直接选拔进入锦衣卫的核心部门,成为了宁凡最为忠诚的心腹。
其实宁凡最初的构想有两架马车,这所谓的两架马车正是一文一武,文有复兴社,武有锦衣卫。
在这个时代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其实有一个天堑是很难以跨越的,历来人才的利用制度,其实就是推荐制度由各地的世家大族逐级向上推荐。
而这些推荐的人才往往都出自于诗书礼仪之家,他们往往背后有着强大的家族,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资源,这些人一代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把持着权力。
这些人手握权力,自然就只懂得为他们自己本身的家族创造利益攫取利益,而对于整个中下层平民的利益则是视而不见。
“唐大虎,你是整个复兴社的核心人物,这也对你寄予厚望,不过朕现在正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普通的黎民百姓有没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字,学会读书看报?”
宁凡背负着双手,朝着身旁的唐大虎问道。
这句话直接把唐大虎给问住了,因为这句话其实很难回答,无论怎么回答都有可能有失败的风险。
“我记忆里的陛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精髓也让我受益匪浅。”
“如果咱们的大康百姓还没有从温饱中解脱出来,那么识字看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也是一种累赘,他们每天扛着锄头在地里锄草,哪有时间去看书学习呢,更何况填不饱,肚子,他们饿得头晕眼花,哪有钱去买书?”
唐大虎并没有正面回答宁凡的问题,而是用了宁凡自己的理论来反驳宁凡自己的话,这让宁凡不由得一脸苦笑。
“这只是让你回答一个问题,没想到你小子倒是心里小九九挺多的,东扯一下西扯一下,就是不肯正面回答,还拿朕自己的话……”
宁凡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又点头说道:“不过你看问题的眼光还是很深刻的,咱们大康现在所有的老百姓加起来,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认识字就不错了,将来识字率要达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甚至百分之百。”
宁凡一句话,直接把复兴社的众人给吓住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读书识字,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能够看懂书,看懂报纸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但是现在宁凡却要让所有人都认识字,能够看懂书,这的确让复兴社的这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学子们都有些不理解了。
“陛下,这怎么可能呢?”
唐大虎一脸的震惊,就连旁边的文思明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没有说话的祝青山主动站出来说道:“这件事情原本或许不可能,但是现在却也真有可能变成现实,原本的书只能用在宣布上,所以一本书很是珍贵,一本书要传三代甚至十代。但是现在陛下发明了新的造纸术,使得造纸的价格大大的下降,各种书籍的价格也十倍百倍的往下降,普通老百姓花上几文钱也能买一本书。”
“如果让普通百姓的认知阶段只停留在读书识字的阶层的话,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可能的。”
祝青山和其他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他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宁凡,并不是拍马屁,而是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的这番话让宁凡频频侧目,对朱青山那就十分的满意,因为祝青山的几句话完全说进了林凡的心坎儿里。
“大家记住,世上无难事,只要看攀登,再高的山,再远的路也需要用人的脚步去丈量,的人力胜天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为错。”
宁凡的一句话,金句频出,让周围的复兴社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振奋不已。
复星社创立如今已经接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很多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学子依托复兴社,开始了声名鹊起。
其实复兴社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咬文嚼字的社团,他创立之初的目的就带上了政治烙印,带上了宁凡对于未来的期盼。
其实能不能进入宁凡的法眼,只需要宁凡抛出几个问题,让这些人来回答,而宁凡则是在一旁默默的观看。
经过一下午的筛选和观看,宁凡的心中已经敲定了六个人物,这六个年轻的青年才俊,在明天的朝堂上将会被宁凡第一次给推出来。
当然他们只是第一批而已,接下来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这些人,全部将会被凝粉派到江南七省担任知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