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女生耽美>【红楼】青黛染琼山> 第18章 中秋家宴凤姐病倒少琼归京玉成喜事1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中秋家宴凤姐病倒少琼归京玉成喜事11(1 / 2)

黛玉听闻雪雁如此问,连连否认,“没有的事情,莫要混说。”

见雪雁仰着小脸,一脸促狭的表情,心里也觉难为情得很,“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亏你记得这样清楚。再说我们在姑苏三四年,哪一回宝姐姐没有专程派人送节礼过来,那些点心你难道没有吃?”

何况不单单是点心,薛宝钗知道林黛玉的身子弱,薛家因产业遍布四方,常能收到珍稀罕见的药材,每年难为她都把一些好药材送了一些过来。这份心意确实难得。

雪雁其实若说讨厌宝钗么,倒也不是,只是当年她陪着黛玉势孤力单地到了贾府,不但样样规矩大变了,就是喝茶吃饭都要仰仗别人,好不憋屈!

黛玉天生体弱多病,加之南北气候差异不同,免不了常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请大夫、抓方煎药是一桩事,添衣加碳、另做清淡饮食是又是一桩事,派人送个东西、跑跑腿又是一桩事……桩桩件件加起来,贾府的下人免不了说些闲话,更有编排人的多嘴婆子。

与之相对的是薛家是过路的亲戚,有单独的院落、仆人,便是来贾家坐一坐、走一走,不说贾母也是极看重的,王夫人更不会慢待了自己的亲姊妹,便是看在丰厚的打赏的面,贾家的势利眼们岂有不争相讨好的?加之宝钗处事温柔,给足了下人体面,自然赢得众人交口称赞。

雪雁身为黛玉的丫环,自然感受到了这巨大的风评差距,自然不忿。

黛玉如何不知?幼时她的确有些敌视宝钗、

她看得出来,薛宝钗有时分明也不耐烦,面上却不露丝毫痕迹,便总以为她是存心邀买人心。加之幼年离家,无人可依,犹如飘蓬,黛玉不免有些敏感多思。

那金玉之说是如何传开的?若无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黛玉实在难以相信。

又见薛宝钗一副见识广博、胜过诸位姐妹的样子,更看不顺眼。

等到扬州城失去父亲,历经母亲早逝、幼年丧父惨事,更坚信了死生之外无大事,余者竟不必放在心上。兼之又在姑苏城里顺心地住了几年,远离神京,倒时常记起往昔众人的好处。

沉舟侧畔千帆过,万般滋味尽东流。再度来京,林黛玉见遭逢巨变如此,宝钗仍如常行事,不卑不亢,倒叫她刮目相看。

譬如前次主动找自己,黛玉自问,也难以比宝钗做得更好,今日特地去梨香院一见,满院萧瑟忙乱,她却淡定自若,不由得心生敬佩。

因向雪雁叹道,“从前我只想着压倒众人,如今大了,才明白个人有个人的难处,若说宝姐姐是装的,这十几年如一日的,只怕也深入骨髓了吧。何况兄弟在外面如何,宝姐姐如何能制止?如今受牵连甚大,何其不公?也不知她得前路如何?”

如今湘云已许了卫家,莫非宝钗要嫁给宝玉了?

也不知她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又问,“你说宝玉也来了?他不是去城外祈福了吗?”

雪雁听黛玉如此说,也不再纠结,只是一提到宝玉,她是既想发笑,又不由得发愁,“宝二爷骑着马,只带了个小厮,空着手便来了,究竟也不知他来做什么。倒是坐了好一会儿,听说顾大人考校他的学问,竟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羞得人都直了。表少爷替他求情,又亲自叫了马车送他回去了。”

黛玉摇了摇头,也就不理会了。

紫鹃不愿多谈论宝玉之事,便问道,“姑娘,那匣子新纸收到哪里才好?”

黛玉歪了歪头,从前隔了那么老远,还送了一封封的信,如今竟吝啬得连一个字都不肯写了?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样想着,林黛玉便让两个丫鬟把那匣子打开,一张张纸看过去,“看一看,好生检查检查,是不是夹了一封信进去。

紫娟和雪雁细细地看了一遍,都说满满一匣子全是空白的纸,没有一张纸是写了字或是有任何标记的。

黛玉又皱了眉头,拿了那匣子,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楠木匣子,又拿起新纸看了看,倒是细腻光滑,但前年制出这纸来,也送了许多过来。如今再送,又是何意?

想了好一会儿,黛玉又问,”数一数,这匣子里面有多少张纸?“

两个丫环认真数了数,“有40张。”

林黛玉掐指一算,今日是八月十四,到十月初五成亲之日,正是四十日。

“原来如此。也许是表哥怕我无聊,就送了这些让我每日写着玩。”

又看着眼前的小草,“虽不是名贵花卉,只我也不在乎那些,这小草倒合了我的眼缘,只觉有些熟悉。”

便吩咐紫鹃把小草搁在廊下,好生照料着。那一匣子纸先收在架子上,“以后每日拿一张出来。或是练字,或是写写画画。也省得无事可做。”

于是林黛玉每日早起理事,得空了便写一写,画一画。

只是一开始呢,还有兴致自己吟诗作词,待到婚期临近,琐事见多,越发烦闷,只是信手起笔,写些“日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