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玄幻魔法>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 第119章 辣嗓子的蜂王浆!再赴县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辣嗓子的蜂王浆!再赴县城!(1 / 2)

看出了两人的惊讶。

方鸿安清了清嗓门,对二人道:“专业化养殖的目的和优势,就在于高产量!”

“这还是这两箱蜂第一次取蜜,等到第三次第四次,蜂群完全适应活框环境的蜜脾,出蜜率会更高!”

“正常状态下,在这种大流蜜期,出蜜量是同样大小的野蜂蜜脾的两倍完全不成问题!”

一番解释,见这两人欣喜之下,都变得跃跃欲试起来,方鸿安索性对着二人甩甩手:“行!剩下的就交给你们操作了,我在旁边帮你们看着!”

“嗯!嗯!”

两人都是齐刷刷的点头。

先把摇蜜机木桶里的蜂蜜倒出。

接下来,两人都回到的草屋里,先是选定了一个蜂箱,按方鸿安昨天教授的,先选好可以取蜜的蜜脾,接下来,棕毛刷脱蜂、刮刀割蜜盖、再放入摇蜜机……

整个过程,虽然在方鸿安看来多少有些别扭,但关键的要点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可圈可点,没有任何的问题。

两人齐上,一个来回之后,四块巢框就位。

一顿摇取之后,摇取出的蜜深度跟第一次几近一致。

就这样,一次两箱,每箱基本都是抽取两块巢框摇蜜。

两人在又重复操作了六次之后。

终于是赶在中午之前,将十五箱蜜,全部摇取完毕。

摇取出来的蜂用薄膜袋装好,装进箩筐里,足足是装了四箩筐。

单算蜜的重量,比昨天二十窝野蜂蜜还要多一点。

将蜂蜜挑回家中,三人休整了一个下午,将昨天挖取的蜂蜜也从缸内倒出来,用薄膜袋子装好。

一个个放到箩筐里。

紧接着,是蜂腊,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也足足有一百五十多斤。

这东西最容易储存。

不过,为了彰显专业性,方鸿安上次从县城回来,就向杨老木匠定制了两个专门用于冷凝的模具。

蜂蜡倒入模具之后,冷凝后切割,就可以得到巴掌块差不多大小的蜂蜡块。

每块半斤上下,码整齐之后,放入到纸箱中存着。

就这卖相,送到药材厂收购站,那根本是没得任何毛病挑。

收拾好这些,王通便急急忙忙赶回了杉木岭村。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王通赶了过来。

传来消息,上次那辆解放牌卡车,在他回去之前,刚刚送完货到杉木坪村村小。

王通已经跟师傅商量好了,今晚师傅在他们家歇一夜,明天天亮就来石湾村接他们。

是的。

在上次那辆解放牌卡车跟老木匠送完货,又跟廖叁离去之前,方鸿安他们恰巧得知,这位师傅在今天,还要送货来杉木坪村的村小。

也正是因为这样,方鸿安才选择了在六天前,开始制作王台蜡杯,用于来制取蜂王浆。

蜂王浆需要低温储存,温度一高,短时间之内,里面的活性物质就会失效。

后世,一般都是直接冰冻储存。

但眼下,在还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冰冻显然是不可能。

方鸿安所想的办法,也就是尽量的缩短运输储存的时间。

先前想的是,看能不能看附近的哪个村,哪天有运货的车上来,就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直接搭车去县城。

但等呀等的,也一直没等到机会。

没想到,廖叁上一趟过来,给带来了惊喜。

上次给开车的师傅拿了两瓶蜂蜜,对方果然是答应了下来。

眼下,既然已经确定卡车已经过来。

当天夜里,方鸿安、王通和方成涛直接住进了养蜂场的木屋。

这木屋扩建的部分虽然还没有开工,但室内是又经过了一次改造,木床直接增加到了两张,还加了凳子、桌子。

三人住一晚,完全不是问题。

山间黑得快,到夜里大概八点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片漆黑。

三人早早的睡下了。

沉沉的睡着,直到屋子外陡然传来了一声洪亮的鸡鸣声,三人几乎同时醒了过来。

没有闹钟的年代,方鸿安只能是另想办法,弄了一个生物闹钟。

这只打鸣的公鸡是从方成涛家里的拿过来的。

据说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左右打鸣,相当精准。

用笼子装了,就放在木屋的外边。

这一打鸣,就等同于是闹钟了。

起了床,看向外边,天边还是一片漆黑。

竖着耳朵,除了风声,隐隐约约是能听到村子里传来的公鸡鸣叫声。

看样子,这只闹钟鸡应该是再一次精准发挥。

“走了!”

伸了个懒腰之后,三人一人打着一支手电筒走入到了养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