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想了想,便猜测:“当时哥哥还刚入行,在锦衣卫密探中还是新得不能再新的菜鸟,对京城官员的了解想必也有限。连这样的你都能听说的人,肯定是非常有存在感的高官显宦吧?”
海礁已经习惯了妹妹嘴里偶然会冒出来的奇怪用词,并不觉得奇怪,还认为挺贴切的。他笑道:“确实非常有存在感——他是兵部左侍郎,后来还升了兵部尚书,而且他还是孙家女婿。他娶了孙阁老的一个侄孙女。明明已经四十多岁了,居然还能娶得芳龄十八的美貌佳人,而孙家竟然还真把女儿嫁给了他,甚至备上一份丰厚的嫁妆,京城上下谁不觉得新鲜呢?”
那位孙家出身的侍郎夫人虽然不是孙阁老的血脉,却也是关系很近的晚辈了,又是嫡出,本人也是小有名声的美人,才貌双全。京中人人都以为,她不是嫁进宗室王府,就是被许配给孙阁老哪位高官盟友家的嫡子,谁能想到,她竟然会嫁给一个半老头子做续弦?
那杜侍郎虽然丧妻多年,但家里有个生了儿子的良妾,儿子也早已长成,甚至还有举人功名,年纪还与继母同岁。哪怕杜侍郎身居高位,这样的婚姻也太不匹配了些。很多人都忍不住在私下议论,不明白孙家人是怎么想的。
倘若是打算与兵部左侍郎联姻,把家里女儿许配给对方的独子,也是一样的吧?
锦衣卫密探们私下谈起此事,还有一种说法,道是那杜侍郎好色,孙家本打算与他做个儿女亲家,他却要亲自上阵做新郎,孙家有心要拉拢他,不想与他交恶,才顺着他的意思换了婚约对象。
这种说法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又有几分真。反正在杜侍郎续娶了孙家的千金后不久,他那个庶子就搬出家门,带着亲生母亲别府另居了,天知道他是在忌讳同龄的美貌继母,特地避嫌,还是在为父亲父夺子妻而生气?他只有举人功名,无论身份权势都无法抵抗父命,隔年嫡母有孕,他连京城都没办法再待下去,与生母一起直接被送回老家去了。等到杜侍郎与新妻子的儿子出世,就更没什么人提起他了。
海礁回想起上辈子刚成为密探不久后听说的八卦,还有些怀念。那时他正在接受艰苦的训练,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唯一的放松时刻,就是晚饭时听其他密探前辈们说些王公大臣们的小道秩闻了。他与同伴们就着这些趣闻下饭,似乎会更开胃一些。
虽然训练很辛苦,但真正成为密探之后,他又觉得那段时日是他被迫离开老家后,过得最安稳最轻松的时期了。因为训练再辛苦,也不会有生命的危险。
海礁又一次走神了,但海棠没有走神。她皱着眉头问:“这位杜侍郎,在镇国公府一家迁入京城之后,与周家关系如何?”
海礁回过神来:“关系很冷淡。说实话,要不是这辈子听说他是周家女婿,我真不知道他们还曾经是姻亲呢。他与周家并无私交往来,听说跟西北边军的将领们关系都很差。除了孙永禄以外,每位进京的西北将领都对他没有好脸色,连统领禁卫军的颍川侯一家都不想搭理他。若不是有孙阁老力荐,他根本不可能坐上兵部尚书的宝座,甚至差一点入了阁。后来孙阁老失势,他也跟着倒了霉,丢官抄家。不过他没被查出什么大罪过,丢官之后还能保住性命。他妻子没了娘家,儿子又小,听说夫妻俩带着孩子回老家度日去了。”
海棠心里有数了:“这么看来,他确实以周家女婿的身份投靠了孙阁老,还帮孙阁老做了不少坏事,才会引来军中人士的恶感。孙阁老对他还挺重视的,没有过桥抽板不说,还力保他高升,同时把年轻貌美的侄孙女嫁给他做了续弦,将他拿捏得死死的。这位杜大人背叛了周家,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海礁点头:“我本来不知道他曾经在长安做过指挥使,更不知道他老家就在这里。乍听周家老兵提起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重名呢。后来问过老军师,知道他原配早逝,只有一个良妾生了儿子,这儿子还从小读书,并不打算继承父亲的军职,我觉得都能跟那位杜侍郎家里的情形对得上,才确定那就是他本人了。”说实话,他心里还挺高兴的。托上辈子记忆的福,他早早知道孙阁老在长安地界上埋下了什么钉子,以后要提防起来就容易多了。
不过,杜伯钦的老家在长安,上辈子他续娶后竟然还把庶子与老妾送回来,是生怕他们命太长了,会碍着新欢的眼吗?
周家失势后,迁居京城的只有镇国公府这一支而已,周家大量族人还依旧留在长安祖地呢,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依然在边军各卫所里担任中低层官职。杜伯钦背叛周家,不知招来了多少周家人的仇恨。就这么将庶子妾室送回老家,让他们生活在周家人眼皮子底下,他就不怕他们哪天被人报复,做了他的替死鬼吗?
难不成杜伯钦有了新欢与嫡子,就不在乎老妾与曾经的独子死活了?这男人未免太渣了吧?
只是这样的渣男,最终自己也只能沦落到失去一切权势,灰溜溜回老家养老的下场。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