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玄幻魔法>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三百七十八章 徐如林、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八章 徐如林、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袭(3 / 4)

续跟着赵祯参加祭祖。

当时宋国货币大量流入让日本物价横飞,以至于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执政的平氏一度想闭关锁国,断绝与南宋的贸易关系,但却被内部叛乱打乱了计划。

“即刻进军?”

韦焕之笑道:“既然辽人如此慷慨,那我们何必追击呢?他们把析津让出来,我们根本没必要急于追赶,占领城池,继续慢慢向北进发就是了,必可一步步迫使辽人退居关外。”

否则若是各军在追击的时候出现混乱,说不好辽人利用炮兵还真有可能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相公,怎么办?”

“报,辽人北城门打开。”

而在这段时间,虽然开封报纸还每天都在更新前线的战况,可汴梁百姓们却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关注。

范仲淹叹息道:“若我是辽人,则必然会想办法逼迫我们追击。”

可最近两年就彻底没了动静。

“辽人突然弃城逃跑,看来果真如刘六符所言,这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

“是了,相公所言甚是啊。”

便在这样盛景不如去年的情况下,大宋庆历六年新年落下帷幕。

守城的话,宋军慢慢挖壕沟,至少可以用围城或者壕沟藏炮等办法攻城。

“正该如此,我也觉得此计太妙了。”

“我就怕辽人玉石俱焚啊。”

显然这是下策。

下面的将领听到几名文官的分析,不由得个个惊讶了起来,随后又纷纷佩服范仲淹的足智多谋。

而下方众将士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辽军早就已经在顺州、怀柔一带布置了炮兵阵地,现在就等着大宋自投罗网。

等到宋军发现他们在撤离,二十多万宋军整顿好兵马,排列出阵势,自营中展开追击的时候,恐怕辽人早就已经顺利离开,然后纵火烧城了。

张亢就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说道:“相公,请下令吧。”

燕云地区的雪也早就化了,只是略微还有些冷空气,白天温度大概在十二三度,晚上偶尔会降到零度以下。

遇到辽人就远程射击,遇到辽军火炮或者大部队就骚扰一番随时可以撤离。

就像高铁开通之后,普通火车和客运汽车依旧还有市场一样。

“额”

若是以军为单位,每五千人走入旷野,在野外四处游弋,与正在撤离的辽军作战。

“嗯。”

“围城日久,辽人的粮草器械又被狄青阻拦于榆关之外,只要我们的壕沟挖到城下,破城是迟早的事情,辽人又如何不得知?”

显然辽人也明白这一点,并且知道范仲淹的性格稳重,这才没有丝毫顾忌,从容弃城。

青塘以往对上贡和派使者庆贺最为关心,但现在青塘都被李元昊打烂,朝廷立了瞎毡为傀儡,现在瞎毡正在收拢溃散的部族,自然也没办法派人过来。

“他们又何尝不是因为被范相公逼迫得无计可施呢?”

范仲淹坐在主位上,两侧张亢、王素、韦焕之等人依次而坐。

二是如果宋军依旧不进行追赶,而是原地灭火,那么势必军队混乱,忙于救火,辽军便可以趁机打一个回马枪。

至于西夏。

所以辽人这一招弃城其实就是想把宋军引诱到开阔地带,没有壕沟的牵制,宋军追击之时带不上重型火炮,让他们失去不少优势,从而拉高辽军的胜率。

可如果要保证军队秩序的话,那么宋军就势必要稳步前进,析津就彻底毁了。

而且范仲淹也已经攻破了石城,与狄青正夹击营州和滦州,相信要不了多久两路宋军就能汇合,对析津展开两面包夹之势。

消息的真假,通过辽人的一系列行动就可以判断出来。

到一月上旬结束,年假才休完,政制院继续上班。

一是如果宋军选择占领析津,不进行追击,那么大火之下,就让他们无法占据城池,只能追赶。

四处乱打,才是正确运用火器的至理。

“报,玉河和宛平辽人同样打开了城门,现在正准备突围。”

如果不讨好大宋,跟大宋搞好关系的话,中东那帮白袍子穷哥们都得喝西北风去。

眼下的情况就是辽军拿范仲淹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束手无策,也没有十足把握与宋军决战。

这段时间在政制院值守的是三个新宰相,他们每天唯一要做的事情就处理前线战报,以及令人押送粮草。

下方诸将站列。

大年三十,赵祯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庆祝新春的到来。

“报,辽人正在陆续离开析津城。”

所以在周边本身就只有那么几个国家的情况下,一下子少了大半的使节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