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代人家孩子多,时下也不讲究什么科学养娃,大多孩子都放养着长大的,但当家长的,哪有不宝贝自家孩子的呢?
总该在雇佣之前,把里头的风险仔细告知才是。
因此宋玉枝把事情经过,拆开了揉碎了,悉数讲给了众人听。
听宋玉枝说她跟码头上的闲汉头子彻底撕破了脸,码头上若是有闲汉敢跟那李贵对着干,就可能挨教训,前头第一个开口应承的狗蛋她娘,又第一个想缩了。
只听她满腹纠结地嘟囔道:“小娘子是个买卖人,咋个不懂和气才能生财的道理吗?咋个还能跟那闲汉头子闹成那样……”
语气之中难免带出了一点怨怼和不满。
这话一出,宋玉枝尚未应答,张大婶抢先一步,不赞同地道:“枝枝都说了,是那姓李的看她家风头盛,想拿她家做筏子,特地开出了严苛的条件……你不去怪那姓李的刁汉,还怪她不够和气?”
另一个斯斯文文的妇人跟着附和,“是啊。若小娘子有那些个闲汉能用,还另外雇咱家这些个半大孩子作甚?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小娘子是厚道人,这才特地跟我们说清楚。嫂子不好埋怨人家的。”
狗蛋他娘挨了众人一通说,脸上臊红地道:“我也没说啥嘛!这不是担心孩子为了几文钱的活计,却得挨顿打……”
到底都是要好的街坊邻居,张大婶没再接着说她,只是给宋玉枝使了个颜色,让她别跟狗蛋他娘一般见识。
而后张大婶又道:“我家三个皮猴儿肯定都是愿意的。枝枝你把他们算上。”
旁人家的孩子具体咋样,张大婶不清楚也管不上。
反正自家三个小子,皮归皮,却跟宋知远一样,打小就知道帮家里干活儿。
三兄弟都做惯了活计,比同龄人高壮不少,配合还很默契,莫说一二个瘦弱的闲汉,便是瘦一点的生猪都能放倒。
张大婶对码头上的治安也很有有信心,不然不会放心让孩子们组团去玩耍。
更别说还有宋玉枝在那里看顾着——当了半年多的邻居了,清水巷里再没有比她更知道宋玉枝为人的。她可不是那种黑心的东家!
张大婶才不信当几天短工还能出事!
毕竟跟宋玉枝不对付的只是闲汉,又不是啥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
宋玉枝拉着张大婶的手笑了笑,说:“这感情好。栓子他们我最放心不过的。我家摊档小,本想着雇上十个孩子也就差不多了。若是有了他们三兄弟这样的能干人,那么少几个人也无妨……”
先有张大婶带了头,现下再听宋玉枝这话——拢共雇用名额只有十个,张大婶家却已经占了三个名额,宋玉枝还说了可能十个人都不要!
其余几人又恢复了之前的热情,开始推销自家的孩子。
当然了,她们跟宋玉枝,自然不及张大婶跟她那般相熟。
所以她们也怕光报自家孩子名字,宋玉枝这边对不上号,便也争前恐后地开始详细介绍自家孩子。
宋玉枝记忆力比常人好不少,很快把介绍和本人对了号,也挺巧,他们的孩子正是今日宋玉枝才见的。
她对几个小子印象都不错,便都答应下来。
狗蛋她娘前头挨了众人一顿说,正觉得有些下不来台,做了好半天心理建设,才准备重新给自家儿子报名。
却看宋玉枝已经一边往门边去,一边道:“那就先这么定下,婶子们跟孩子们知会一声。若是都没有异议,明日辰时,就让他们去码头寻我。”
说来倒不是宋玉枝真将那一两句埋怨放在心上了,毕竟当娘的宝贝自家孩子从来不是啥错处。
而是方才经过统计,粗粗一算,已经正好十人了。
她前头又没说假话,小摊档上是真不用那么多人手。
往后大家还得天长日久地当街坊,未免狗蛋他娘提出来,她再当面拒绝,把场面闹得难看。
宋玉枝自然就立刻提出告辞。
其他人也多少知道她的想法,便也不挽留什么,狗蛋他娘还没来得及再张嘴,张大婶就已经把宋玉枝送出了门。
这天黄昏时分,一众孩子各自归家。
听说自家娘亲帮着接了差事,而且是给宋家摊档上做工,孩子们都给高兴的不成!
当然了,作为家长,即便是最放心的张大婶,少不得也要叮嘱他们几句,说给人帮工,做活儿固然重要。但万事不及自身安危,若情况真有不对,就去找巡逻的差役,或者直接返回摊档。
年纪稍长、懂事一些沉稳的孩子,如张栓子他两个哥哥,高兴归高兴,也知道应承说自己听进去了,好让父母放心。
而张栓子这样远近出名的小吃货,则根本听不进家里大人说啥,已经开始计划明天的工作餐,说:“下午我在宋姐姐的摊档上看到了凉粉,绿油油的,晶莹剔透,看着就解暑好吃!只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