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大明:家父蓝玉,造反洪武> 第三十一章 鸣冤击鼓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鸣冤击鼓(1 / 2)

御花园内。

朱元璋背负着双手,站在湖心亭中,仰头望着九天之上的那轮明月,眉宇之间流动着一丝凝重的神色。

亭中石桌之上,摆放着一副还未决出胜负的棋子。

不知怎的,今晚的月色虽好,但却总有一团乌云围绕在一旁,如影随形,总感觉瞬间就能将耀眼的明月直接吞没。

良久之后,脚步声响起,庞旬躬着身子从远处走来,悄无声息的站在了五步之外的拱桥上。

朱元璋的身边,还站着一人,一身金光闪闪的厚重铠甲,腰佩金刀,金柄金鞘,闪闪发光。虽已年近六旬,但刚毅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岁月留下的痕迹,依旧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郭四,你是不是也觉得朕错了?”

朱元璋沉思着,突然淡淡的开口问了一句,面色沉重。

眼前的这人,正是羽林卫大统领,武定侯郭英!因深得朱元璋信任,时常被朱元璋亲切的唤作郭四。

“陛下乃九五之尊,不可能有错。”

郭英愣了一下,皱了皱眉头说道。

听到郭英简短却无比肯定的回答,朱元璋笑了。

“朕的所作所为,不过都是为了未来的大明江山。”

片刻之后,朱元璋又深吸了一口气,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这一句,更像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庞旬!”

紧接着,朱元璋提高嗓音喊了一句。

“奴婢在。”

庞旬答应了一声,快步来到了近前。

“允炆回宫了?”

朱元璋随口问了一句,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这会儿差不多应该回去了,奴婢是看着太孙殿下离开的。”

“不过,太孙殿下离开之前,又向奴婢打听了凉国公一案”

庞旬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答道。

“告诉东宫上下,任何人不得在允炆面前乱嚼舌根,谁敢妄议此案,立斩不赦!”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冷冷的说道。

“奴婢遵旨!”

庞旬缩着脖子,急忙躬身答应了一声。

“他只管当好他的储君,那些披荆斩棘之事,由朕替他去做便是。”

朱元璋再次抬头望了一眼已经渐渐被乌云遮住的明月,喃喃自语着说了一句。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郭英和庞旬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面沉如水。

“蓝玉醒了吗?”

片刻之后,朱元璋再次开口,眉宇之间的那抹凝重的神色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

“还没有。”

庞旬顿了一下,摇着头答道。

“既然醒不来,那就不用醒来了。”

“通知锦衣卫,明日一早就对外宣布,凉国公旧疾复发,一病不起,太医院虽竭尽所能,但终归无力回天。”

“至于其他人,蒋瓛不是醒了么,他知道该怎么做。”

朱元璋缓缓转过了身,看向了庞旬,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

庞旬心里一惊,急忙恭敬地答道。

一旁的郭英也不由得变了变脸色,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正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突然传来,一名小太监快步而来,手里捧着一份奏报,急匆匆的来到了湖心亭外。

庞旬见状,急忙上前接过奏报,低头看了一眼,紧接着不由得脸色骤变。

“陛下,是东昌府送来的密报,上面说有人将凉国公往年在东昌府侵占的民田全都还给了百姓,并遣散了所有庄奴,搜刮来的钱财全都无偿捐给了当地的穷苦百姓。”

“事情发生之后,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称颂凉国公大义。”

庞旬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奏报递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接过奏报仔细看了一遍,脸色逐渐阴沉。

“当初被占之时恨之入骨,刚一归还就感恩戴德,大肆称颂!他们变得倒是快!”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一把将奏报丢在了桌子上,冷冷的说道。

话音刚落,远处脚步声再次响起,又一名小太监三步并做两步直奔湖心亭而来。

“又有何事?!”

朱元璋眉头紧锁,沉声喝问。

“回禀陛下,兵部尚书茹瑺有要事求见陛下。”

小太监急忙行了一礼,恭敬地答道。

“宣。”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冷冷的说道。

就在这时,夜色突然越发黯淡了下来,朱元璋抬头一看,发现那团乌云真的已经遮住了明月。

一股不祥的预感,渐渐从他的心底莫名其妙的升起。

没多久,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