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著书(1 / 2)

杜如晦领了圣命却也不需要真的亲自去传旨。

京兆府尹还不值得他为这件事情亲自跑一趟。

尚书省官吏传达了圣上口谕以及杜如晦的意思后。

宋靖扑通一声瘫倒在地,差点没昏死过去。

多年来为官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他容易么?

虽说没有贬官罢职,可被圣上和宰相大人申斥也基本上是升迁无望了。

强打起精神,宋靖起身掏出一个荷包塞到尚书省官吏的手中。

“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透个底,让我也死个明白。”

宋靖一瞬间在脑海中将所有有矛盾的人都过了一遍。

真没有不死不休到非要毁了人家仕途的。

也没有那么大的人物能够上达天听。

那名尚书省官吏掂量了一下手中荷包的重量,低声道:“宋大人据我所知,原本陛下是要往上挪一挪你的位置,却被皇后娘娘打断,据说是……”

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隐秘,李世民也有心告诫下面的官员,自然不会组织传播。

事情的真相早就传得满天飞,甚至比当事人知道的都清楚。

“宋大人,说起来你也是遭了无妄之灾,大伙也明白,只要别再生出事端想来事情也就过去了。”尚书省官员很是同情地说道。

同朝为官,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佛面也要看银子。

宋靖呆滞地将尚书省的官员送走,独自坐在大堂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脸色阴沉得如同厉鬼,大声吼道:“来人,把那个该死的孙渊给我拿过来。”

李平不知道他的事情间接影响到了京兆府尹的官运。

此刻的他正悠闲地讲着故事。

一旁的柳毅听到激动处兴奋得想要高声吼叫,却被妹妹瞪了一眼,只好捂着嘴巴,满脸愤愤不平。

至于杜如晦的大公子杜构则奋笔疾书,飞快地抄录着李平所讲的内容。

“有道是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欲知后事如何,且停下分解。”

好不容易说道结尾,李平迫不及待地端起杯子灌了几口水。

说书真不是人干的活。

一旁的柳毅见状大叫道:“别呀,接着说呀。”

“今天就到这里,剩下的明天再说。”李平翻了个白眼,越发后悔当时怎么就脑子抽了想起弄话本子这件事情。

之前长安县丞上门,虽然被便宜娘亲弄走,但李平也知道糖霜的生意短时间内做不下去了。

眼下虽然还没有人上门,可要不了几天,来买方子的只怕就要将门槛踏破。

他最多也就是保住个作坊,至于想要独吞这笔好处,搞垄断生意是不可能的。

所以改行是最好的选择。

思来想去,李平琢磨着印书这门生意应该还不错。

一来是他知道印刷术的基本流程,复制起来应该不困难。

再者如果没有记错,造纸术也是在唐朝的时候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和改良。

第三则是大战之后,海内升平,大唐的霸主地位稳固,百姓富足,自然而然就有了精神上面的需求,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要说别的行业有可复制性,算不上独门生意。

可话本子李平敢说他是第二没有人能成第一。

毕竟有着千年累积,又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早就被研究透了。

别的不说,就是把后世那些爆款的电视剧写出来估计也能大概。

何况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么多著名的故事。

三国演义就是李平的试水之作。

眼下的唐朝说书人已经有了三国故事的雏形,但大部分都是一些片段,从史书中节选出来加以创作加工,没有成本的体系。

有珠玉在前,李平也不介意做个文抄公,虽然记不住整本三国演义,但大体走向还是知道的,不行就编呗。

不得不说,想法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柳家兄妹很是捧场,尤其是柳毅,听得那叫个激动。

可正想要落到实处,编撰成册,李平又犯了难。

他可不会大唐的繁体字,说没问题,写就露怯。

原主倒是会点,可也就是勉强能看的地步,要说遣词造句长篇大论是不成的。

而且,古人有颇多忌讳,李平也半点不知道,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抓了壮丁。

起初杜构还是百般推辞的,可架不住李平忽悠,听了几回书之后就加入了创作的行列。

“那行你不用说,告诉我后来怎么样了行不行,关老爷是怎么保护嫂嫂杀出重围,打得曹孟德丢盔弃甲。”

柳毅在一旁碎碎念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