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前朝和后宫的人早就知道宫里多了一位武夷公主,但是除了李民和文德皇生的几个孩子之外,也没有几个人见过这位武夷公主的真容。
因此今天来参加宴会的人多数都是抱着对这位武夷公主的奇而来的。
正所谓做戏要做全,李民既给李来仪安排了“衡山公主双生阿姊”这个新身份,那么自会把他与文德皇当年为什么要将“李来怡”送出宫,甚至这么多年都没有跟外人提起过她的存在公之于众了,省得外人胡乱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猜测。
因这个原因,所以大家不仅知道了李来仪这些年不住在宫里,不人知的原因,也知道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李来仪的身子骨不太。
要知道宫里也不是没有刚出生就体弱的孩子,但是体弱到刚出生就被太医判了“死刑”,不得不送出去交给名医抚养,甚至这些年都不外提起孩子的存在,只怕孩子最没法平安长大,说了只是平添伤心的真的仅此武夷公主一例了。
因此凭着李民给出的说法,今天来参加宴会的人大部分都李来仪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那就是觉得她大概就是个怯弱不胜的小娘子。
不止外人是这么认,即便是李来仪的长姊襄城公主也一样,因此想起自己婆母交代自己的事,襄城公主就一阵头疼。
前面说过了,襄城公主的丈夫萧锐和萧甘棠是堂兄妹,所以论关系的话,萧甘棠得喊襄城公主一“堂嫂”,得喊襄城公主的婆母、萧锐的母亲一“伯母”。
李民下旨延迟了萧甘棠进府的时间,并且让萧家的人管她一事暂时还没有在长安大面积的传开,但是襄城公主一家已经知道了。
毕竟萧甘棠一家和襄城公主的婆家颇亲近,平里也多有来往,而襄城公主呢,又是跟婆家人一块住的,因此她婆母前脚知道,脚就告诉了她。
但是说实在话,襄城公主宁可自己婆母不说,也宁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因知道这件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她婆母告诉她这件事是想让她想办法说,求李民收回成命。
襄城公主也知道她婆母什么会紧张一个丈夫家的侄,不是因她有多喜欢萧甘棠,而是因她自己也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儿,她不希望萧甘棠的事影响到自己的儿择婿。
至于襄城公主的婆母紧张自己儿的婚事又不主动出面求李民收回成命?
这就得说说她婆母的出身了。
襄城公主的婆母和唐高祖的生母元贞皇一样出身河南独孤氏,而独孤一族在当时可是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风光无限。
虽如今河南独孤氏已经不如祖上风光了,但是襄城公主的婆母仍沉湎于过去,自恃身份,因此自觉得向人求一事得交给别人去办了。
恰襄城公主既是她的儿媳妇,又是李民的儿,于是她就被独孤氏委以重任了。
只是襄城公主又不傻,在整件事里面最无辜的人是李来仪和衡山公主,这两个人是她的妹妹,而被连累
的人是晋王,这个人是她的弟弟,至于做决下旨的是李民,而这个人是她的父亲。
这些可都是她的至亲,而萧甘棠和独孤氏的儿呢?不过是她的堂妹和小姑子而已。
只可惜偏偏独孤氏是她的婆母……
想起自己当出嫁前说的那句“妇人事舅姑如事父母,若居处不同,则省多阙⑴”,襄城公主便悔不已。
她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确实是得到了李民的夸赞,也得到了名,但是她嫁人的子也被这句话牢牢困住了。
想到这儿,襄城公主的脸上就不由泛起了一丝苦笑。
“殿下,你可不能真的萧大娘子求啊。”襄城公主的丫鬟劝自己的主子,“虽说武夷公主和衡山公主当没有真的受伤,但是萧大娘子和王二娘子连累晋王殿下险些误伤两位公主殿下是事实,陛下下旨惩罚萧大娘子和王二娘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你要是萧大娘子求的话,那么落到陛下的眼里,岂不是成了你不孝不悌了?”
“况且你也说了,这位武夷公主殿下是个身子骨弱的,要是你找她萧大娘子说的时候出点什么意外的话,那么别说让陛下收回成命了,只怕连陛下都会你有意见。”
从李民给李来仪选的封号,以及在她没有出嫁前就早早的将汤沐邑给她,种种事都可以看得出来李民这位刚刚认祖归宗的儿有多重视和疼爱。
尤其是她还是文德皇所生的。
众所周知,李民和文德皇感甚笃,而文德皇所生的孩子在李民心目中的位和分量都不是其他嫔妃给他所生的孩子能够比得上的。
面这些话丫鬟没有说出口,因她怕伤到襄城公主的心。
襄城公主并不知道丫鬟心中所想,完她的话她心想这么浅显的道理连她身边的一个丫鬟都知道,她婆母又如何能不知道?
只不过是知道装作不知道罢了,毕竟比起儿媳妇在娘家那儿的形象,她在意自己儿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