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28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2 / 4)

换言之,这些南朝的日本贵族们的目的就是凑合活着,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势,压根就没什么雄心壮志,既不想接受改造,也没能力统一日本。

扶持南朝有利于大明的利益不假,但大明不是没有选择,如果南北朝内战结束,大明同样可以选择跟北朝交往,只不过一个统一的日本,对于大明来讲稍后动手可能会更费事所以现在的考量,其实就是到底要不要冒着被拖入泥潭的下场去帮助南朝,如果不帮助南朝,那么日后远征日本的成本是否会比现在拖入泥潭还要高?

还是一个成本核算和概率预估的问题。

“双方不爆发大规模冲突维持现状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情况,如果大明直接派兵的话,可能会激化日本南北朝的内战,所以孙儿认为最好不要有过激举动,避免刺激到南北朝双方,让他们产生误判,干出不理智的事情来,而且派兵援助就相当于把赌注压上桌子了,后面要么加大投入要么忍痛收手,对于大明来讲没有这个必要。”

“大孙你觉得该如何做合适?”朱元璋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问道。

“孙儿认为跟对于高丽的对策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不直接干涉日本内战的前提下,给予南朝一定的支持。”朱雄英建议道,“比如,我们可以提供物资援助,以及派遣使者在南北朝之间进行外交斡旋。”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朱雄英的建议既考虑了大明的利益,又没有太过鲁莽,大明未来需要的就是这样懂得深思熟虑的明君,而不是会为了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的暴君。

“不过。”朱元璋顿了顿,说道,“英儿你也要记住,从古至今,都是有刀把子才有腰杆子,敌国不敢杀汉使,是因为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是因为汉军足够威名远扬,所以对于高丽和日本的问题,使者的努力重要,但没那么重要,根本上讲,还是大明悬在他们脑袋上的剑最重要。”

“剑,悬着的时候最为摄人。”

朱雄英点点头:“孙儿明白。”

“咱会让五军都督府商议个章程,济州岛的军港要好好改造一番,现在驻泊不了多少舰船。”

经过这几年的造舰,虽然大明的远洋舰队还没有达到能够护卫和装载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军队进行跨海远征的地步,但是也已经算是初具规模,因此向济州岛部署一支分舰队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蒸汽船,虽然造出来了一艘小船作为样品,甚至还参加了镇江龙王节的龙舟竞赛,但是说实话,那也仅仅是“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因为效能严重不够,所以推进速度极其缓慢,而且蒸汽机上船会给整个船体结构都带来巨大的变化,应用到了战舰上则更不稳定再者说,现在大明自己造的蒸汽机,推个小船都费劲,指望进步到能够推动战舰,这里面的技术跨越就更大了,没个三年五载都费劲,这是光靠外部输入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研能力的提升。

在战舰的发展上,以后肯定是要向着蒸汽铁甲舰发展的,但对于大明来说,成熟稳定的风帆战舰依旧是未来,或者说截止到征日战争时期的最佳选择。

朱元璋站起身来缓缓踱步:“除了加派水师,岛上那些蒙古人也是个麻烦,这些现成的军队不用白不用,不过处置起来却费事,若是拆散整编,难免会激起叛乱,若是放任不管,也不是个办法。”

这确实是个问题,济州岛上的蒙古人已经繁衍生息了数百年,虽然岛上也有汉人、高丽人、色目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哪个民族并不重要了,他们对于自己更多的共同认可是基于济州岛这个地域的,而现在虽然归顺了大明,但这个认同短时间内是无法抹掉的,而且由于是和平归顺,双方并未发生战争,也就无所谓胜利者和失败者,更多的是一种迫于形势的合作。

偏偏济州岛上的三万多军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大明想让他们来充当黑手套的作用,一旦高丽或者日本有事,就可以让他们出兵干预,这对大明来讲属于有限度干预,一旦不顺利可以及时止损,是性价比非常高的。

因此,既然这些人还有用,那么把这些人全宰了,或者都迁回大明国内,肯定是不划算的但要是大力度进行整顿,增加大明对于他们的控制,就难免破坏他们的自治,那么很难保证他们不会直接起来造反,这中间的度怎么把握,实在是有些微妙。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转向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沉声说道:“英儿,你如何看待这些蒙古军队?你觉得应该如何利用他们,同时又确保他们不会成为后患?”

朱雄英略一沉思,然后缓缓开口:“皇爷爷,孙儿认为,对于这些蒙古军队,我们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要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说说看。”朱元璋鼓励地说道,在他看来,大孙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处事显然已经更有条理了,而且思虑也很周全。

而对于济州岛的问题,朱雄英其实一直也有思考,这个问题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