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先生早就知道江宁卖的宣纸是她自己做的,这也是他特别佩服江宁的一点,现在一听江宁又弄出新玩意儿,当下就来了兴致。
当杨三铁把茶香宣纸打来,一股浓郁的茶香在室内弥漫,三人不约而同闭上眼深嗅。
“当真是茶香四溢啊!”何秀才惊呼一声,睁开眼,仔细瞧着宣纸,见上面还有一些茶叶碎片,已然与纸融为一体,雅致又新颖。
明老先生也是爱不释手,当即说道:“开个价,我要了!”
杨三铁惊慌不已,“先生,这是我特地孝敬你们的!可不敢收钱!况且我也不知道这纸怎么卖呀!”
明老先生一下子就看出了杨三铁内心的小九九,无奈笑了笑,摇摇头,沉吟道:“一两茶叶一两金,用这纸写字,同时还品了茶香,依老夫看,一卷二两银子也是使得的。”
“多谢先生解惑!”杨三铁当即乖张地道谢,嬉皮笑脸地退出去。
接下来不用他出面自会有人找上门来买东西。
杨四庄见杨三铁出去一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忍不住问道:“三哥去府城功课可有落下?”
杨三铁骄傲地扬了扬下巴,“咱们切磋一下不就知道了!”
杨四庄兴奋地点点头。
二人你来我往,杨四庄发现杨三铁出门一趟功课不仅没落下还有些长进,不由得心生羡慕,“恭喜三哥。”
杨三铁不以为意,拿出一百两给他,“三哥知道你穷,拿着花吧!”
杨四庄打开荷包一看,惊呆了,“这么多!三哥,你发财了?”
杨三铁也没瞒着他,将府城发生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杨四庄更羡慕了,“等我过了县试就去府城!”
“哈哈哈哈钟爷爷也是这么交代的!”杨三铁说完,问道:“我还没见过小侄子呢!改天陪我去一趟松溪镇。”
没等杨三铁抽空去松溪镇,朝廷的圣旨先到了。
杨三铁和杨大头几个提前收到消息,拖家带口赶回榕树村。
宣旨的还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德康。
连知府季无涯都跟着来了平安县,杨二蛋和许家人同行。
一众官员浩浩荡荡进了榕树村,村民既激动又敬畏,全都站得远远的,一眨不眨盯着这个方向。
德康欢喜地看着跪在眼前的妇人,一脸惊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衢州府平安县榕树村母仪夫人杨江氏勤勉持家、聪慧贤淑,种植白苕,功于社稷,赐黄金千两,京城府邸一座,良田百亩,商铺两间,封广恩伯,世袭罔替,钦此!”
江宁强迫自己镇定,恭敬地接过圣旨,双手却止不住地颤抖,天哪!她一个女子竟然被封为广恩伯,她不是在做梦吧!
别说她了,就连知府季无涯和知县谢玉成也被这个封爵惊住了,这可是衢州府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皇帝封伯的人啊!还是女子!这这这这可真是了不得了!
德康含笑恭贺道:“广恩伯,恭喜了!”
江宁回过神来,神色谦卑,“多谢钦差大人!寒舍简陋,诸位大人莫要嫌弃,请进!”
德康呵呵一笑,“杂家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广恩伯这院子可是连皇上都夸赞过的,杂家怎么会嫌弃!”
季无涯一听,连皇帝都来过榕树村,对江宁越发敬重。
江宁把他们请进屋,柳叶和许诺言奉上热茶,杨大头兄弟几个去厨房做菜。
众人坐着说话,主要谈的还是白苕,也就是被皇帝赐名的野山药。
德康好整以暇地看着江宁,“广恩伯,皇上让杂家问问您,这白苕除了做成如意糕和蒸着吃外,还能做成什么吃食?”
江宁本就是厨师,这话可真问到她心坎上了,当下她就兴匆匆地跑去库房拿出不少东西,“公公等着,我给你们做几道吃食尝尝。”
看她神神秘秘的样子,连季无涯都好奇得不行。
第一道菜是果酱白苕,将白苕削皮上锅蒸,蒸熟后捣碎成泥,加入糖和牛奶搅拌均匀,做出小山造型,再在上面淋上果酱。
第二道菜是白苕肉泥蒸蛋,将白苕剁成泥,与肉末和香菇沫混合,加入调味料搅拌,中间敲入一颗蛋,上锅蒸,蒸熟后再加入一勺高汤,继续蒸一会儿,出锅就是一道营养鲜美老少皆宜的吃食。
第三道是糖醋白苕,白苕洗净焯水裹粉油炸捞出,再调一个糖醋汁,做出来的糖醋白苕香酥美味。
第四道是白苕炖汤,第五道是时蔬炒白苕,第六道是白苕和香芋蒸饭。
德康和季无涯几个把这些菜全都尝了个遍,纷纷大声夸赞,季无涯还赋诗一首。
德康感叹道:“这几道菜各有千秋,要杂家看果酱白苕和糖醋白苕后宫几位娘娘应该都会喜欢,皇上和太后娘娘喜欢白苕肉泥蒸蛋白苕炖汤,时蔬炒白苕,而白苕香芋蒸饭最适合寻常百姓。”
有了白苕和香芋,百姓一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