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的开始,欣然活力满满,忘掉小学的不愉快,全身心投入另一个环境,慢慢融入,大家也在互相适应。初中这段回忆,是欣然最开心的一段回忆,她感谢初中的自己。
这次是生物老师作为班主任。这个班主任看起来慈眉善目,可每次班级躁动的时候,他总会发出和他长相不符粗壮洪亮的声音。他一拍桌子,然后喊“都安静!老师说还是你们说!”大家吓一跳纷纷都闭了嘴,刚开始大家还比较害怕,主要是这声音听起来就和要吵架打人一样。被这个班主任多吼了几次之后,大家都觉得他只是虚张声势并无实质行动,大家也就不怕他了。
这个班主任好像和许多老师请教过办法,他每一次试图让学生安安静静上完一节自习课。他的眼神里带着胆怯,别人自然不怕他。欣然虽然每次都会被吓一跳然后安静一会,自己进入了学习状态之后又会被一吼分散掉注意力。天知道欣然很专注的想问题的时候被这一嗓子直接把专注力摔的稀碎,再集中已经很难了。
他还试过很多方法。讲鸡汤也试过。语重心长和学生们说,要好好学习,才能以后找到好工作报答父母,要不就从老师的角度,老师可以选择不管你们,让自己舒服,管你们听没听懂,直接讲课,讲完课就下班,为什么不这样做是因为老师希望同学们会做人而不是只会做题。要不就从好学生角度,真正的同学想安安静静的学习,总会有同学在旁边讲话分散那个认真学习同学的注意力。自己不学也不能别人学,这是什么道理。
安排学习委员记名字,把讲话的同学记下来,记下来之后课后交给老师,老师再利用十分钟的休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说教一番,听进去的就不说话了,没听进去的继续绘声绘色的说。
这些方法都没什么用。有没有觉得,小孩子分析起大人的表情很有一套。她们能分辨出什么时候苦恼大人会妥协,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大人会高兴。初中的孩子,还在学习的阶段,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的人的表情,表达等,同时也在分类出人的各种情绪。当大人想用威慑力镇压能力比较小的人时,一旦露怯,别人也能察觉到,也就震慑不住。
真的想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就是要平起平坐,让学生愿意分享,才能更好的相处,而不是对抗。因为这个班主任是想要控制学生不要讲话,要做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听老师话,学习成绩好,这样的学生是最受老师欢迎的。欣然是想做这样的学生的 ,老师说什么,就会尽量往老师想要的方向做。欣然忽略了自我。从小学开始,欣然渐渐的自动过滤掉了自我的需求,她总是会想要提前满足别人的需求,就算满足完了别人的需求,剩下的,有时间有空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也总是找借口不满足,觉得为了满足自己,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所以也不想要满足自己。欣然总是接任务,做任务,把任务做得中等平凡,不明显,自己就很满意。不考虑做的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因为做了这件事情,别人会高兴,别人帮自己做了选择,自己也不用为自己负责任,这样让欣然觉得很轻松。因为吃了亏,怪不了自己,也怪不了别人,这件事情得过且过就算是安全通过了。
欣然不喜欢这个班主任是因为欣然觉得这个班主任总是控制不住情绪,为什么好像是在训宠物,坐下,让别动就别动,让别说话就别说话这种命令的语气。有时又觉得这个班主任很可怜,他这样每天得生多少气,生了气同学不也一样照样讲话。这种恶性循环。
一次班会,班主任看起来有点沮丧,站在讲台上说,教老师的一位老师,因为吸粉笔的灰尘吸得太多得了癌症,你看你们还不好好学习,做老师天天讲课,天天要接触黑板粉笔的,老师都不知道能做多久。欣然听了有些害怕,对死亡产生了畏惧。听了班主任这么说,欣然晚上睡觉的时候本来没想到死亡,但脑子回想起画面的时候,滑过了这个班主任说的话,欣然正躺着胡思乱想,突然想到,如果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人死后会怎么样,欣然突然背后发凉,手脚发凉,发现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事情,无穷无尽才是恐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