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已经十年了,二十出头的副处长可不多见了,哪怕是在企业里面,那个年代造就的年轻干部,要么升上去了,要么已经老上来了。
记者举起相机就要拍照,这么年轻有为,气宇轩昂的科技工作者,完成了如此重要的科研任务,这不是最好的宣传材料吗,那不得大写特写一番?
可是刚举起的相机却被十二机部领导伸手挡住了:“呵呵,振东同志不能拍,不过这个项目,名字可以写。”
这个由十二机部领导亲自做出的举动,让两位记者都惊呆了。
作为长期在宣传战线工作的同志,也出入过一些相关单位,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位高副处长,除了这个成果,一定还有更多更神秘的成果,甚至到了十二机部的领导都要随时注意的程度。
至于这个项目名字可以写,实际上是因为这个东西意义重大,但是却是很不敏感的那种,也能为高振东打打掩护。
毕竟写软件这个事情已经足够让人头秃了,敌人是很难把一个写软件的领头人,同时和坦克、飞机、导弹、材料的领头人联系到一起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高振东自己都有点发愣,我说为啥每次我的成果上报纸,都看不到我的名字呢,甚至因为我,所有人的名字都看不见,原来原因在这里啊。
每次他的成果上报纸,当天的报纸都被娄晓娥很认真的收藏了起来,这也是和高振东出书之后,会签名写上序号送给娄晓娥一样,成了他们两之间的小秘密。
不过这难不倒两位记者,反正十二机部这个春节献礼,是搞成功了的。
拍不了带头人,那我拍同行者总行了吧,同行者拍不了,那我拍成果总好了吧。
随着会议的开始,十二机部领导在主席台上发言,他盛赞了汉字编辑程序的重大意义,为计算机工作者们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不辞辛劳,努力工作,在1960年的开头,就填补了这个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份科技大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