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第169章 处置流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处置流民(1 / 2)

第169章处置流民

第二日,刘寒便已经收到长社战报,黄巾军已经被杀散,俘虏十万流民,可惜的是波才跑了,暗自觉得可惜的同时,刘寒望着颍川中古名门的宅邸,“黄巾闹得这么凶,此地犹如世外桃源,安然无恙,呵当真讽刺。”

“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坐在刘寒对面的,正是颍阴荀氏家主荀绲。

颍川荀氏是后汉至西晋时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经历了从后汉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变成魏晋高门的整个时期,在晋室南渡后式微,并最终湮灭于南朝。

从汉至隋,史书记载者百人,从政者诸多,各代人先后不同程度的参与了曹魏、西晋、东晋的建立和发展;联姻婚宦不是皇室就是其余高阀望族,是当之无愧的高门士族。

自荀淑奠基,到荀爽位列三公,此时门第已成,标志着颖川荀氏从地方豪族转化成中央士族。

荀淑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颖川荀氏之兴起,首先赖于有一名天下名士,德行高超,声誉播于天下,其次在于家族繁茂,家学相传,终于登顶台阁。

而作为士族,他们最会玩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袁绍手下荀谌,曹操手下荀彧、荀攸。分成两支分别支持袁绍和曹操直到官渡之战,之后,荀彧反对曹操晋封魏公,荀攸却带头劝进,家族内部通过不同的选择,保证了家族的连贯发展,减少了宗族覆灭的风险,充分体现了士族以利益为先。

“不知荀家主听说了没,朝廷重新启用了前党人陈逸陈藩子赶赴鲁国,启用前党人羊续为庐江太守赶赴扬州,启用议郎陶谦为刺史镇抚徐州。”

荀绲当然听说了,“不知殿下所言何意?”

“士族,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如今战火纷飞,不知党锢解除后,尔等能否心安?”

“”

荀绲面似平静,内心实则波涛汹涌,“他竟然什么都知道!”

“荀家主,孤希望你们日后也会有如此好运。”

荀绲不言,刘寒起身告辞。

随后,荀氏其他人也都走了进来。

“家主,河间王是何意?”

荀绲摇了摇头,“不知不知,我亦猜不出,文若,你怎么想?”

荀彧听到父亲喊他,思考一阵后开口道:“父亲,我们或许已经被他盯上了。”

“唉!”

荀绲长叹一口气,挥手劝退众人,此次黄巾之乱,士族,尤其是地方士族,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为的就是逼迫皇帝解除党锢。

如今,党锢虽解,但不知荀氏前途如何呀?

“他,已经不是荀氏的选择了。”

“臣皇甫嵩朱儁,拜见殿下。”

“末将张辽张郃、高顺、典韦、张飞、关羽拜见主公。”

“末将曹操,拜见殿下。”

刘寒不想搭理荀氏,便带人来到长社,走到张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张辽,干得不错,辽者,远而广阔,不如字文远如何?”

这是继张郃之后,第二个被刘寒取字的人,“张辽,张文远”

对于张辽来说,这是莫大的殊荣,这代表着刘寒对他的认可,“张辽,张文远,拜谢主公!”

≈t;divcassntentadv≈gt;进入大帐,刘寒自是坐到主位。

“殿下,抓获的十万俘虏,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哦?不知皇甫将军有何想法?”

“臣以为,黄巾乃是一群不思国恩,不粘报国,犯上作乱之暴民,既已反汉,当杀之。末将建议坑杀所有黄巾蛾贼。”

历史上,皇甫嵩的确也这样做了。

现城中粮食本就不多,更何况一下子多了十几万张嘴,在皇甫嵩看来,杀了他们不仅能震慑别处黄巾,更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皇甫嵩毫不犹豫地说出他的想法,他甚至觉得刘寒会同意他的想法。

“皇甫将军,孤提醒你,他们是流民,不是叛民。”

“他们明明”

“右中郎?”

刘寒打断皇甫嵩说话,转头看向朱儁,朱儁一直都在朝皇甫嵩使眼色,奈何对方根本不听,“末将全凭殿下吩咐。”

眼前这位,在哪一方面都远超所有人,文官上是并州刺史,武官上是征北将军,爵位是河间王,他问问题,不是他不懂,而是已经有了打算,提前知会伱,不要跟他反着来。

虽一再提醒好友,但无济于事,自己出身寒门,好友是士族,显然好友有自己的打算,上面的那些事,朱儁劝不了,也没那能力,只能祈祷好友自求多福。

“不错。”

刘寒对朱儁很满意,这人知进退,难怪能做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