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第211章 黄忠出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黄忠出征(1 / 2)

第211章黄忠出征

光和四年187年,今年注定风起云涌,大小叛乱无数。

中央,因多次出动大军平叛,财政入不敷出。

黄忠、董卓二人率领的平叛大军,是朝廷最后的资本。

五月。

黄忠率两万大军已抵达陈仓。

右扶风太守名为赵瑶,字元珪,汉中南郑人,犍为太守赵宣之子,少有公望,与其兄弟赵琰等人都以美德而闻名,汉中人李燮,与赵瑶、贾彪、荀爽、张温为友。

上次张温平凉州叛乱,赵瑶为大军提供后勤,功不可没。

这次黄忠出征,大军后勤依然要依靠赵瑶。

“唉!”

越是不在并州带兵,黄忠越是感慨并州军好带。

李傕、郭汜乱政时,马腾受汉献帝诏书讨伐李傕、郭汜,因粮尽而退兵,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都后,马腾又参与董承、刘备等人的衣带诏事件准备诛杀曹操,因提前泄密而逃离。

但日后内战,除非奇袭和双方正面决战,一旦敌人据险而守,骑兵很难取得大的战果,更别提水网密布的江东,大规模的骑兵很难展开。

黄忠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解冀县汉阳郡郡治之围。

“马腾?马伏波之后?扶风马氏”

四股势力中,只有宋建似乎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只在本地发展,自称“河首平汉王”。在枹罕县设置百官,做起了土皇帝,割据三十余年,建安十九年214年,为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所破,灭亡。

虽然自己手中两万大军行军缓慢,但有着足够的后勤物资,并州军出征,从未打过超过半个月的战争。

两年努力,黄忠将手下军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算是重新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也是朝廷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黄忠跟在刘寒身边多年,当然知道主公要做什么,看到情报后便知道可以从此人身上做点文章。

刘寒的想法是打造出一支合成多兵种作战的军队,骑兵不仅要担任作战任务,还要负责运输粮草等作战物资,而步兵除了作战,也要负责扎营、喂马等后勤任务。

目前,叛军首领为众人推举出来的王国,自称“合众将军”。人的名字没问题,倒是籍贯有问题:袁纪说他是陇西郡狄道县人;范书傅燮传则说他是金城郡人;第三种说他是汉阳郡人,出处有范书灵帝纪盖勋传引续汉书,董卓传三处。按照从众原则,王国是汉阳郡人的可能性更大。

综合一下,如今凉州叛军的组成部分如下:

一、湟中义从,以北宫伯玉、李文侯为首,现在两人都成了韩遂的刀下鬼,所以这部分人自然是韩遂的人。

正史上,马腾与曹操分分合合,马超起兵在先,曹操杀了马腾在后。

这些情报早已被刘寒手下的情报部队收集起来放在黄忠面前。

四、汉阳郡的义从军,以王国为首马腾在里面。

不仅如此,轻步兵也要精通骑术,一旦大军展开追击,他们要能跟上骑兵的速度。

≈t;divcassntentadv≈gt;步兵与骑兵的训练一样,不能出现短板,某人的界桥之战惨败可是十分鲜明的例子。

但骑兵就是骑兵,攻坚战、巷战、地形复杂的山地战、树林战还得依靠步兵,虽然骑兵也能变成步兵,但战斗力大减。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手召马腾入许都,马腾也想与黄奎联合一起讨伐曹操,因而失败被杀。

多年在并州带兵,把黄忠的要求带高了,担任司隶校尉两年期间,黄忠算是看透了洛阳,一堆公子兵,没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张扬:“喏。”

身在并州的刘寒自然也发现这一问题,也已经开始着手改革军队结构。

三、陇西郡枹罕县的义从军,以宋建为首。

“将情报飞鸽传于主公。”

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刻画为大汉忠臣,对汉室忠心耿耿,一旦汉室有危难,马腾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援助,董卓乱政时,马腾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因为十八路诸侯钩心斗角而不能成功。

军队合理地配置了轻、重骑兵和轻、重步兵,这样就具备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步骑协同战术,以重步兵方阵构成中央,骑兵在其两翼,可作为骑射兵;在作战中主要使用骑兵引导步兵冲击或步兵支援骑兵作战的协同方式,并根据战况灵活地采用步兵中央突破、骑兵两翼包抄或一翼包围等战法。

两年时间,通过不断试验,刘寒打造出一支万人的合成军,其中骑兵四千,包括重骑兵一千;步兵六千,轻步兵五千,重装步兵一千。

大军已磨合完成,有着第一次的经验,接下来还要磨合三万大军,再将这四万大军统合在一起,花费的精力与财力,比组建重骑兵还要多。

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