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第313章 李儒反复横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章 李儒反复横跳(1 / 2)

长安城外。

今日刘寒不可思议地看着面前的情报:“文和,王越重新恢复联络了!”

情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赢得一场战争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

要想使战争获得胜利,最安全可靠的办法是一定等到敌情有了完全正确的情报之后,再来采取行动。

只有通过情报才能及时掌握敌人的虚实、意图和动向,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在军事斗争、外交斗争中取得主动权,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

围困长安,一是战术需要,为黄忠拿下左冯翊、右扶风两郡争取时间,同时防止长安守军增援;而黄忠拿下两郡之后,战争形式便会逆转,着急的一方就会从刘寒变为李傕,长安成了孤城,守军成了没有退路的孤军,军心就会涣散。

但是,刘寒就怕李儒狠心,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拉长安数十万百姓陪葬,所以一直只围不攻,防止狗急跳墙。

自围困长安,至今将近一个月,刘寒对长安内部情况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现在重新联系上王越,可把他乐坏了。

贾诩:“主公,王越先生在情报中说了什么?”

由于信鸽携带的内容有限,王越只能长话短说,“长安形式,不太妙啊!”

李儒不仅对长安城内各路探子进行抓捕和清洗,更是对长安城内所有人进行严格的管控,稍有不慎便可能会被判上通敌罪,人头落地。

贾诩看完情报后,也大致清楚了长安内部情况,“主公,如今三辅之地只剩下长安守军,强攻不然不成,不如”

在洞悉人心方面,谁也比不上贾诩,“文和,大胆说出来。”

贾诩也不藏着掖着:“主公,李儒对长安城内士族提防甚深,说明长安内部极不稳定。”

刘寒点头表示认可,外面这么大压力,李儒还让一万人盯着百姓,说明这里面有人想在大军攻城之后,等双方两败俱伤,然后跳出来“拨乱反正”,从中牟利。

“这样从侧面说明,李儒怕死!”

贾诩这句话倒是点醒了刘寒,“对!”

若李儒不怕死,早该在董卓死的时候就跟着被杀了或者隐姓埋名生存下去,不会带着西凉军反攻长安。

“主公,从外面强行攻城拿下长安是最后的计划,坚固的城池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而这突破口就是李儒。”

“臣建议,既然王越先生见过李儒一次,不妨再让见李儒一次,带着主公的手书,保证他不死”

贾诩看着刘寒,李儒可是害死皇帝的元凶之一

刘寒没有提反对意见,“你先接着说。”

“主公,诩的意思是,可让王越联系李儒,让李儒出力,我们在外配合,离间李傕、郭汜二人,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时候城中大乱,咱们”

刘寒自然想通了贾诩的计划:“到时候城中大乱,城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必然动手,我们只需要等他们打开城门,攻入长安即可。”

贾诩:“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这样我军损失可以保持在最小。”

长安城内。

随着张绣的第一封绢帛射入城中,长安城内西凉军便成为孤军,消息传开之后,长安内部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今日,围困西凉军的刘寒部又朝城内射入一万封书信,又是洋洋洒洒一大堆话,但总结起来,就那么几句: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投降是你们的惟一出路。

攻心计!

阳谋!

人心便是如此,李儒感到深深地无力。

“谁?!”

李儒看到窗外有身影移动,立即警觉地拔出短剑,走出门外,看着过道来回,一个人都没有。

李儒自嘲地将武器收起,关上房门:“许是最近压力太大,都出现幻觉了。”

正当李儒转身想要休息,正好看见王越坐在他刚刚的位置上。

李儒面带杀气,咬牙切齿道:“王越!你还没死?!”

王越看着气急败坏的李儒,开口问道:“怎么?先生失望了?”

李儒知道自己武力比不过王越,警惕地盯着他,“不知深夜来此,有何贵干?”

≈t;divcassntentadv≈gt;王越也不绕弯子,“没什么,主公看你是个人才,不想你死。”

李儒倒是有点惊讶,主要是如今天下能被刘寒看上的人,都会感到骄傲。

哪怕董卓,在虎牢关被刘寒夸了几句,高兴地喝了不少酒,刘寒一句话,比许劭月旦评还有用!

“河间王?”

王越站起来,走到李儒身边,左看右看,上下打量着李儒:“也不知道主公看上你这黑心的东西哪了,你想杀我,我还要想法救你。”

说着,王越没好气地将刘寒的手书拿出来:“自己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