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高考!(1 / 2)

不过,林初墨也没想到,实现财富些许自由居然来的这么快!除了千机剑之外,他所有的装备居然都是法宝级别的。

他是什么时候开了这么强的卦呢?

难不成他就是修真历史书里记载的天命之子?

不行,财不外露,他还得猥琐发育,省得别人惦记他!

没错,也许真正的强者会不屑掩盖自己的全部实力,但是现在的林初墨又不是强者,隐藏实力怎么了?猥琐发育怎么了?喜欢阴人又怎么呢?

俗话说得好,甭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耗子才是好猫;甭管是明招还是损招,打赢了才是王道!

于是乎,心满意足的林初墨坐着轮椅,朝着家的方向,慢慢咕噜……

·

时间过的总是很快,尤其是对于修炼者来说,也许十几天,一个月,甚至是数年,都不过是一场闭关的时间罢了。

尤其是那些高品级灵修,闭关个几十年几百年都是常有的事儿,神仙人物的闭关时间更能以千年为计算单位。

只是几天的时间,在漫长的修炼生涯之中,也许只是眨眼间的事情。

不过,就是这眨眼间,全华国学子的修炼盛事——普通高等修炼门派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就要开始了!

如今的高考与旧时代的不同,分为文试与武试。

文试是指如同研究机关术,灵能科技或是儒家修炼者准备走仕途一道的这种偏向理论派的修炼者所进行的考试。

武试就很简单了,就是单纯比拼修炼者战斗力的考试。

各大门派会根据考生的文试与武试的成绩来进行招纳。

当然,文试考生可以参加武试,武试考生亦可以参加文试。

文试考生的战斗力不一定会比武试考生弱,武试考生在某方面的知识储备量也不一定低于文试考生。

只不过修炼者的修炼方向肯定是有侧重点的,文试与武试只不过是修炼者最终选择的两条道路而已。

这也是十五年义务修炼教育计划中,所有学子最后一次规划自己未来修炼之路的机会了。

高考之后,修炼体系彻底定型,想要转修重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如果有非同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或者是数一数二的修炼天赋,亦或是拥有“钞能力”的话,转修也不是不可能。

话说回来,文武试炼的成绩是分开排名的,各大宗门也会借此根据自己的需求招收弟子,毕竟修炼者也是人,不能说绝不可能,但文武兼修的难度更在剑修持御双修之上。

就像是本应该躲在机关傀儡身后的机关傀儡师自己拿着一根狼牙棒上场杀敌一样离谱。

而这次的高考又涉及到学宫大比,于是乎,这次的文武试炼,更像是学宫大比之前的选拔赛。

学宫大比的名额每个省都有十名,五个文试,五个武试。

想要参加这次学宫大比,就需要学宫学子在文武试炼中,占据全省前十方能参加。

至于那些没能获得参赛资格的学宫,华国户部与中政院便只会拨下最基础的学宫修炼资源,至于够不够,就不是他们需要操心的事儿了。

说白了,谁叫你们培养不出来好苗子?给得再多也是白费,还是自己努力去吧。

这看似很不公平,但是,在华国传统思想之中,公平这一词汇,是无法实现的,毕竟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

真正的公平是那种有朝一日,全人类一瞬间一起消失,甚至于有个人快一秒慢一秒都不能算公平。

华国人追寻的是平衡,就如同黑与白,善与恶,一个词的出现常常伴随着另一个词的出现。

无论是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都离不开平衡。

强大的学府为名门大派提供弟子,维持上层强大修炼者的平衡,那些实力若得学宫为基层以及其他小门派提供学子,维持下层基础的稳定与平衡。

偌大的华国缺了哪一方面,都会是不完整的。

这也是高考文武试炼存在的意义。

·

秦省考试院,这是隶属于中政院下专司一省考试教育之地,同时也是高考文武试炼所在地。

偌大的考试院,两座古塔高耸入云。

一座古塔身绘各种先贤文人,名家著作,名唤文昌。

另一座古塔雕刻着走兽飞禽,刀枪剑戟,名唤武曲。

两座古塔之所以取这个名字,自是取自天庭之中司掌文武的文昌星君和武曲星君。

当然,文昌武曲塔同样是两件灵宝,是秦省考试院第一任院长留下来的。

原本只是极品法宝的两座古塔在担任考生试炼地的期间,容纳了太多信仰、香火,以及祈愿之力,诞生了灵智,晋升了灵宝。

即使它们的主人仙逝了,文昌武曲塔也仍旧留在秦省考试院,成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