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股市日记,真实操作实录!> 第26章 杠杆极易反伤自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杠杆极易反伤自己!(1 / 2)

今天2024年6月6日,星期四。

阿基米德在确立了杠杆定律之后,曾留下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豪言: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便能撼动整个地球。”

然而,在现实的物理法则下,这种设想显得颇为不切实际,

因为更可能的情况是,阿基米德会被地球的力量无情地抛向外太空。

杠杆,这场看似公平的游戏,实则暗藏风险。

当你选对了方向,它能助你如虎添翼,然而一旦杠杆失衡,便可能让你瞬间失去所有。

2015年的杠杆牛市,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每当提及那次股灾,人们仍感到心有余悸。

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中国股市造成了高达20多万亿元的市值损失,更让无数中国股民承受了数万亿元的财富损失。

其影响之深、损失之巨,足以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股灾相提并论。

一年来,关于股灾成因的反思从未停止。

人们纷纷寻找问题的根源,希望能找到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的方法。

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次深刻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次谨慎展望。

我们期待着,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健、健康的股市生态,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安全、公平的环境中实现财富的增值。

2015年,融资融券逐渐演变为市场的一种常态,众多投资者纷纷选择股票配资作为他们的投资方式,配资比例高达1:4甚至1:5。

这难道不是盲目冒进的体现吗?将股票当作期货般投机操作,正是这种草率的投资心态,使得股灾的发生变得不那么意外。

提及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uriston liverore)。

他是20世纪20年代纽约华尔街一位熠熠生辉的传奇。

他以精明的交易手法和大胆的投资策略,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百万富翁,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荣耀。

然而,正因为他对投机的过度痴迷,最终也导致他因投资失败而一无所有,最终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投资者的兴衰史,更是一个警示。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更不能将股票当作期货般进行投机操作。

投资需要理性、谨慎和耐心,只有稳健的投资策略,才能让我们在市场的波动中保持稳健,避免重蹈杰西·利弗莫尔的覆辙。

高杠杆的投资策略,实际上与稳健的投资理念背道而驰,它更多地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

在投资领域中,众多投资者都怀揣着对财富的向往与憧憬,然而,财富往往并不会轻易垂青那些急于求成的人。

正如那句古语所言,“财不入急门”,过于急切地追求财富的增值,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回报。

在投资的世界里,耐心和稳健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投资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被高杠杆的诱惑所蒙蔽双眼。

要知道,投资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

只有那些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市场趋势并坚持长期投资策略的人,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虽然揭示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之强烈,但也警示我们要理性看待财富与生命的关系。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投资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们应该在享受投资带来的乐趣和收益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因此,投资者应该摒弃高杠杆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转而寻求更加稳健、可持续的投资策略。

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并调整投资策略,我们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实际上,股市杠杆融资在90年代便已存在。当时,有人凭借着几万元的投资,成功地将资金翻至几千万,已然跻身于富人阶层。

然而,财富的诱惑往往让人难以抗拒,这种贪婪的本性使得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

于是,他选择了1比10的高杠杆融资,企图通过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收益。

然而,命运却并未如他所愿。

恰逢股市大跌,他的投资瞬间化为乌有,不仅全部资产被清盘,还欠下了券商的巨额债务。最终,他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无法筹措,处境极为窘迫。

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回首这段经历,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