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新汉!> 第77章 英才学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英才学院(1 / 2)

汉朝的学校分为三类,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校。

中央官学是最高学府,要依靠读书渠道入仕,必定要在中央官学走一遭。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学,太学学生有博士之称,可以说是官员的培训基地。

地方官学则是地方政府办理,学生表现优异者,可以被举荐进入中央官学学习。

而其中的举荐权,就在地方政府手里。

算是察举制的一个体现。

汉代党锢、宦官与氏族之间的争斗频繁,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儒正值壮年,却被迫辞官还乡。

于是他们便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创建了学校,这就是私学。

乐阳城因为地处边邑,教育事业并不发达。

除了受限于政令,必须创办的一个地方官学外,根本没有其他官学地方。

取而代之的事地方私学。

只是乐阳城没有名声特别响亮的大儒,大都是世家豪族控制的私塾行业。

就像谢平,控制一片区域的教学状况。

要上私塾是要交不少钱的,好处是教学质量比公学好很多。

那些小家族们便是以此为业。

一旦教出的弟子里,有能够飞黄腾达的,他们也会跟着收益。

这就是派别。

同出一地,跟随一个老师,那就是同一个派系。

官员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

创办公学,学校选址、教学书籍、授课老师缺一不可。

李君浩没有正面回答,反而从身后的案板上拿出了一沓纸。

纸张用长条木板夹住,乍一看就和文件夹一样。

纸上印有字体,正是《春秋公羊传》。

“各位可以传着看一下,这是我准备的教材。

这两天我会挑选公学地点,算一算时间,我造的第一批纸差不多也好了。

正好用来印教材,时间上刚刚好。

各位,有什么竹简书籍的,不妨拿出来,来我这兑换纸质书籍。”

在场所有人眼睛一亮。

这时候纸价堪比黄金,比竹简贵得多。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竹简保存的问题,而对纸质书籍了解不多,信息的不平衡也让大家对纸质书籍趋之若鹜。

“大人,您真的愿意用纸质书籍,兑换竹简?”

“李义大人,我愿意用三十捆竹简兑换您手里的那本书。”

“大人,我愿意用《论语》、《大学》、《中庸》兑换一本纸质书籍。”

田豫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纸质书籍这么值钱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一想到当初他希望从李君浩这里兑换一本纸质的《左氏春秋》,就忍不住一阵激动。

赚大发了。

李君浩看大家情绪激动,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不再卖关子。

“各位,新式学堂的教材全部是纸质的。

而且,我会面向全城招聘教师。

被选中的教师,会获赠一套授课书籍。”

啥?一套……

很多人都忍不住开始大喘气。

这是一套,而不是一本。

这年头纸的价钱比较贵,而纸质书籍在纸的价格上更是翻倍。

一套书籍,那得多少钱啊!

田豫想着自己占了这么大便宜,不能没有表示。

于是,他怯生生的举起手来。

“大人,那个……我,我愿意去公学授课。”

田豫之后,苏武先生沉吟了一下,跟着发出了声音。

“老朽对《论语》有些心得,可以前去授课。”

有了田豫和苏武的捧场,很快就有读书人受不了书籍的诱惑,开始报名。

热烈的气氛下,教师根本就不是问题。

对于读书人而言,书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他们根本抵抗不了这份诱惑。

有些豪强大户,识字不多,做不了教师,却在仓促之间看到了另外的商机。

“大人创建公学,有教无类,人数恐怕少不了。

而上课是要书桌的,我愿意负责公学的书桌问题。

我的要求也不高,每一千套桌椅,大人给小人一本纸质书籍即可。”

李君浩自然不会拒绝。

得益于造纸术的改良,纸的产量提升了很多。

他有预感,要不了多久,纸的价钱就会跌落下去。

到时,这些人付出的东西,会数倍于纸质书籍的价格。

李君浩要创办公学,又推出了纸质书籍,消息一传出,果然全城震动。

尤其是新的公学不再限制身份年龄,引得很多贫困人家的向往。

很多人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