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女生耽美>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161章 一次性运回二百万两白银!封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一次性运回二百万两白银!封侯(2 / 3)

是很认同,“他的确是这个意思,给孩儿的信里边也直接跟您说,想让我这个老丈人帮他说说话。

如今执行委员会既然在倭奴分得到很好的实践,可以复制到其他地方去。

而大明商务会成立的雏形,夏爱卿这边筹备得如何了?”

夏元吉放下了陈寒给他的信件。

其实陈寒给他的信件里边内容是大差不差的,但是在信件里边都是对夏元吉的鼓励。

首先是肯定了自己现在所提出来的改革方向,以及他所提出来的殖民地方向。

更是讲述了现在的前景,所以夏元吉也受到了鼓舞。

夏元吉目前负责,除了在内阁帮助太子殿下处理全国政务之外,更是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在他的努力之下,按照陈寒对于改革的指示一路的推行下去。

目前税制改革已经初步地形成了条例。

所有百姓这个时候我都发现了,原来把宝钞当做可以交税的工具之后,是那么的占便宜。

他们之前一直都觉得宝钞就是张废纸。

可是没有想到,朝廷居然开始如此的民主,让他们拿宝钞去交税。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救命一般。

而接着的另一条政策是朝廷会用宝钞来购买他们的粮食,虽然这一来一回好像钱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上。

但性质可就不一样。

首先他们交完了税,第二个是他们卖出了粮食,这是两头都赚。

如此一来,宝钞虽然只是倒腾了两下,但是却提高了宝钞的购买力。

虽然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这当中到底是怎么提高了宝钞的购买力。

但百姓们却发现宝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越来越值钱了。

在第一次宝钞征税之后,市面上的宝钞,就由本来一贯宝钞只值两百文钱,到了一贯宝钞能值两百五十文钱。

又经过这半年来,朝廷买粮食同时刺激消费之后,目前一贯宝钞已经能兑换三百文铜钱。

而最近朝廷,又将各种订单下给了各处的作坊。

首先棉布,当然是不遗余力地去生产。

带动了周边桑树的种植和养蚕户的增多。

同样的朝廷更是为了防止养蚕的人越来越多,侵占民田,还规定了那里必须得要种粮食。

为了消除百姓们种粮食不能和养蚕一样获得那么多的利益。

朝廷更是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

直接由朝廷出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如此百姓们的心里面不平衡减少了许多。

甚至有更多的老百姓愿意种地。

有更多的商人开始与老百姓合作,开始租老百姓们的田地来种。

因为他们经过了换算之后发现种粮是买卖,即便是占了更多的田地,可是交的税也并不高。

所以这么一算下来,既然交的税不高,又能够产生大量的利润,为何不干?

朝廷这边由于下达了大量的订单,不管是造船还是修路,又或者是收购粮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人,于是大量的工人,觉得去给朝廷做工可以赚更多的钱,于是纷纷从种地变成了产业工人。

而家里面的地呢,就由那些愿意承包他们的地的粮食商人去种植,他们收一点地租。

而打工赚来的钱就可以完全抵销掉自家的地要交的那一点赋税。

如此一来,大量的产业工人就形成了。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去做产业工人,是经过他们仔细的核算之后发现,打工赚来的钱,买粮食是绰绰有余。

现在他们发现市面上的粮商都是朝廷的店铺,反倒是私人粮商没有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的店铺卖的粮食要比私人买卖家的粮食便宜得多。

而他们的收购价又可以更高。

所以那些私人的粮食商人,就转而去承包田地,生产粮食卖给朝廷。

而朝廷呢,则拿到这些粮食之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保障老百姓能吃上便宜的粮食。

如此一来,其实这也是变相地在补贴整个农业。

由此倒也催生了大量的专业地做买卖的粮食商人。

他们不再在市面上售卖,他们也不再到市面上去租商铺,反而是转而到了乡下去承包大量的土地,然后种植粮食,雇佣百姓来给他们做工。

他们产出来的粮食以高价卖给朝廷,朝廷也乐意与这些买卖人合作,因为稳定,因为量大方便运输。

如此这些个买卖人得到了利益,老百姓们又可以吃上便宜的粮食。

朝廷的虽然给了粮食商人很大的便宜,但是在商税上面,又可以弥补。

所以大家伙都是皆大欢喜。

经过这一年的税制改革,大明已经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