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庆团圆> 第19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1 / 2)

“我们在夏天的时候说分别,

即将展开一场陌生的奔赴。

告别父母,

告别家人,

告别温暖的家乡,

同时也告别我最亲爱的伙伴。

从此山高水远,

从此天各一方。

但是,

我亲爱的朋友啊!

不要悲伤,

在天的那一边,

有金黄的麦浪在等着我们,

从此,

躬耕风月关乡远,

少年逐梦晨鸟鸣,

待到他年相聚时,

再忆同窗情。”

李秀城的手,微微地抖了起来。

她静静地看着熟睡中的李秀冰,就在前一分钟,她还奇怪平时滴酒不沾的大哥,咋还喝了酒。

但是这一刻,李秀城却理解了。

她的大哥,又何尝愿意离开家,去到那么远的地方?

他又怎会没有不舍?

只不过,沉默寡言的大哥,将这一切都藏进了心里。

是啊,天天相聚在一块儿的家人、朋友们,将从此天各一方,山高水远,又到何时能够再见呢?

再见,是一个多么忧伤的词语。

而眨眼间,李家的孩子们,就迎来了这说“再见”的时刻。

李秀冰李秀城和李秀满分别前往不同的地域,刘玉琴一夜没睡,分别给三个孩子煮了鸡蛋,烙了饼,还特意炸了一些黄豆带着。

临出发前,李秀城悄悄地把刘玉琴给自己的粮票,给了李秀满几张。

“大姐,你哪儿来的粮票?”李秀满惊骇地瞪大了眼睛。

“妈给的,让咱俩分。”李秀城想了想,又把刘玉琴给的二十块钱,拿出了十块钱给李秀满。

“你去到农场可别傻不拉的啥活都干,谁的话都听,知道不?在家里受欺负,出了门绝对不能受欺负!”

“好!”李秀满笑着点头。

“好个屁,你别光嘴上答应,该咋样还是咋样,有啥事就告诉我,谁要是欺负你,我就去揍他!”李秀城看着李秀满这没心没肺的样子,就忍不住担心。

李秀满笑着连连点头称是。

李国福赶不过来三个地方,作为大哥的李秀冰则早早起来,先将李秀城送上了前往陕北的火车,又折返回家拿起李秀满的行李,将她送到了前往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的客车。

“秀城啊,你一个女孩子,要好好照顾自己。”

把李秀城的行李放在列车的行李架上,李秀冰再一次叮嘱道。

“哎呀,知道了哥,你都说了第五遍了。”李秀城笑着打趣道,“你快走吧,还得送秀满呢,再说,也不能耽误你自己出发的时间。”

李秀冰笑着,摘下帽子,擦了擦汗,便准备转身离开。

“哥!”李秀城突然叫住了他。

“你也好好照顾自己。”

李秀城说完这句,迟疑了片刻,又道:“有啥事儿,别硬撑,告诉我和秀满,咱们一起想办法。”

“行。”李秀冰点了点头,他没有回头地,疾步走下了火车。

三个孩子里,只有李秀城去的地方最远。

当然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望着大哥的背影,李秀城红了眼圈。

她第一次问自己,这次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跟李秀城相比,李秀满似乎要快乐许多。

她在临出发的前一天,用李秀城给她的十块钱,给李国福买了一个新茶缸,给弟弟妹妹们买了两本小人书和一包水果糖,还给母亲刘玉琴买了一条纱巾。

纱巾对于六十年代末的女性们来说,是既难得又奢侈的东西。

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会戴三角巾。

材质多以棉的毛的纺织的为主,颜色也大多是蓝、绿、红、黄色居多。

纱巾,可是个时髦的稀罕物儿。

李秀满的同学张晓红就喜欢戴纱巾,张晓红的母亲秦姨就更喜欢,她甚至有六七条之多!

每次,看着打扮时髦的秦姨,李秀满就充满了羡慕。她多么希望母亲也能像秦姨这么时髦,这么悠闲,不再围着家务和父亲打转。

这次,她终于有了钱,就立刻请秦姨帮忙买了一条红纱巾,把它送给了刘玉琴。

每个经历过六十年代时尚贫瘠的女人,心里都有一条红缘由。刘玉琴在接到红纱巾这个礼物的时候,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看着母亲这个样子,李秀满的心里又甜又美。

就像吃到了母亲给她的那块糖一样美。

那块被扔在地上、弄脏了的水果糖。

尽管做完了这些,李秀满只剩了两块钱。

但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