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看,朱寿似乎依附于朱允炆,但实际上,朱允炆不过是朱寿操纵的一枚棋子。
朱棣亦不例外。
眼下朱棣虽不敢轻举妄动,但若朱元璋病情加重,权柄面临旁落,他怎会甘心?
他能容忍平庸的朱允炆主宰大明江山?
退一步讲,即便他能忍,姚广孝不会,朱寿更是断然不能。
届时,朱棣或提前举起靖难之旗,新登基的朱允炆又何以抵挡?
皇家内斗一触即发,天下随之动荡,正是英雄乘势而起之时。
而他朱寿,将借此成为时代洪流中的英雄!
面对朱寿不多言,众人也未多问。
毕竟少爷智谋超群,必有万全之策。
“各位早些歇息,明日回朱府。”
朱寿言罢自去,天干卫也陆续散去。
他们私下惋惜,四万两银子给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方孝孺实在浪费。
次日清晨,朱寿早早起身,欲图大事,自当勤勉。
“耿叔,今日继续赈济灾民,此事烦请耿叔主持,同时,红薯栽种计划也要加速实施,人手若不足,可从灾民中挑选可靠之人协助,奖赏事宜由耿叔定夺。”
朱寿布置诸事,灾民需救助,红薯种植亦不能耽误。
红薯,在未来将是粮食供应的重要角色。
“老奴遵命。”
耿炳文行礼,天干卫已备好马车。
“那我先回去了,耿叔。”
朱寿上车离去,耿炳文见状,眼神示意亲卫紧跟其后。
“你们跟着少爷,就说担心人手不够我让他回,盯紧少爷,不可出差池。”
耿炳文留下,他的“眼睛”却必须跟上。
天干卫是皇帝的眼线,亲卫则是他的耳目。
他在凤阳,若皇帝的眼线知道而他不知,难免惹人猜疑。
“遵命,大将军!”
亲卫领命,随即驾车飞驰。
此时朱寿已至城外,灾民见到马车,欢呼雀跃。
“快开锅吧,我都要饿死了!”
“小老爷,我们等你好久了!”
“排好队,否则后面只能喝汤了!”
“今天我要多吃点儿!”
“哎哟,王三,你踩我脚了!”
“别挤,别挤!”
城外灾民情绪高涨,但仅两辆马车出现,众人心生疑惑。
“怎么今天只有两辆车?”
“大锅呢?”
“这点粮食够谁吃?当我们讨饭的?”
“这才几天,就缩水了这么多!”
“得了奖赏就现原形,燕王殿下真黑心!”
不明所以的灾民开始谩骂,涌向马车,似有哄抢之意。
天干卫岂是泛泛之辈,迅速拔刀呵斥。
“再靠近者,格杀勿论!”
“少爷好心施舍,你们就是这样回报的?”
“对,良心都被狗吃了?”
“少爷,别在这些不值得的家伙身上浪费时间粮食了!”
天干卫议论纷纷,朱寿掀开车帘,望向外面的灾民,轻轻摇头。
“加快速度,离开此地,赈灾继续。我们要教化百姓,他们的愚昧早在预料之中。”
朱寿早有预案,无论在哪个朝代,这样的人都不少见。
天干卫无奈,驱车加速,逃离凤阳城外。
灾民欲追,却哪是马车对手。
“真没良心!呸!”
“以后饿死也不受你们救济,假慈悲!”
“对,天下老爷都一个德行!”
灾民骂声不断,而朱寿一行早已远去。此时,城门重开,大明盐楼车队显现。
“大家莫急,今日依旧布施!”
耿炳文领头呼喊,架起锅灶。
灾民面露喜色,纷纷拾柴。
“我就说朱老板心善!”
“那是,不然怎能得到皇上嘉奖?”
“真是大善人!”
灾民情绪瞬息万变,但朱寿早有预料。
自古以来,民众跟随的是胜利者,而非正义。
因此,朱寿必须成为胜者!
半个时辰后,朱家大院门前,众人毕恭毕敬。
“少爷安好。”
陶成道与焦玉领众人迎接,见朱寿下车,连忙行礼。
“诸位辛苦,我今日回主要督造提炼营房,各地盐商订货百万斤,需尽快冶炼,故营房须宽敞。”
“铸工营也要助一臂之力,陶先生、焦先生,营房进展如何?”
平时朱寿与耿炳文不在,皆由二人管理。
“回少爷,占地五亩,地基已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