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北海(1 / 2)

孔保像是看出孔融心思,说:“老爷您要是不记得事情了,不如叫家里暂住的两位小兄弟来问问?”

东方胜闻言一愣,忙说:“他们是谁?”

孔保心想这老爷看来是得了离魂症,于是说:“祢衡祢正平,诸葛瑾诸葛子瑜二位小公子。”

什么玩意?祢衡和诸葛瑾住在我家,:“咋回事,仔细说说。”

孔保:“他们二位一月前携手游历,拜于府上,和老爷您相谈甚欢,一直住在这里。帮您处理公务,现如今您可找他二位商议事情。”

汉末还没有科举制度,学子学有所成之后要到处游历,结交好友增加名气,并且在基层任职磨砺,就是官吏中所谓的吏,经过多年的学习考察,上官通过举孝廉向朝廷中枢推荐这些吏,由朝廷任命为正式的官。这二人可能就是来孔融处任职吏员增加资历的。

历史记载孔融和祢衡可是忘年交,祢衡博文强记,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可惜太过刚直,被曹操不喜,击鼓骂曹说的就是祢衡,曹操派其前往刘表处劝降,后被黄祖所杀。

诸葛瑾出身琅琊门阀诸葛世家,比祢衡小一岁,家学渊源,为人忠厚,善于政务,后投东吴,三国末期做到东吴大将军。其二弟诸葛亮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二人如今一个十六岁 ,一个十七岁,都是热血年纪,如今落到穿越者孔融手里,必须改变他们各自命运,为自己所用。

东方胜打定主意吩咐:“孔保去喊他二人过来。”

不一会只见两个年轻人随孔保进来,两人都是儒生打扮,祢衡有些跳脱,诸葛瑾则有些沉稳。见礼后三人分宾主落座。

东方胜说:“正平,子瑜招你二人询问些政务军务上的事情。”

二人闻言心想:这是考教我等。说道:“文举公请讲。”

东方胜拿出讨董檄文,交于二人观看。

看罢东方胜问:“汝等来北海一月有余,对北海民风,武备,赋税有何看法?此次出征有何建议?”

祢衡:“北海虽民风彪悍,可惜武备松弛,兵无战力,百姓积贫积弱,虽黄巾之乱已平,但郡内依然盗匪猖獗,民不聊生。此时出兵会盟凭借北海三千郡兵怕是难以建功。所以我劝公不要会盟出兵。”

诸葛瑾:“瑾附议,时值寒冬,此时出兵,粮草马料,御寒冬衣都未准备。此战不知要打到何时,如误了春耕,北海50万百姓又要挨饿。如今北海只有三万担存粮,还要赈济流民,哪里有力量会盟诸侯,望大人三思?”

原来汉末各州州牧(相当于省长),太守(相当于市长)以及自封的军阀,都有自己的私军,这些军队数量不多,战斗力却极强,像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袁绍的先登营,这些部队才是职业军人。是吃军饷的。

而其他部队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这些兵士要参加耕田务农生产的,有些像后世的民兵。

如果大军出征还要征调大量民夫负责运输给养粮草兵器,还要征调工匠负责制造维修军械,征调医匠负责防治瘟疫治疗伤病。

所以一旦出征所有男丁几乎全部要上战场,家里只剩老弱病残,无法生产,所以战争双方一般都是农闲时打仗,农忙时收兵,不然误了农事,收不上粮食,交战双方不被打死也要被饿死。

另外,诸侯召集百姓为你打仗,诸侯要出军粮的,士兵战死了要出抚恤的,所以打仗打的是钱粮,古今一理。

东汉末年因黄巾之乱,外加天灾频发,各州各郡的粮库几乎都没有多少盈余。老百姓农忙以及出征时才能吃上饱饭,其他时候都是一天一顿饭,太守孔融一天才吃两顿饭,说白了就一个字穷。底层百姓都在活着和死去之间徘徊,凄惨无比。

北海郡地处北方,现代就是山东半岛西部,历史记载汉末地球正在经历小冰河时期,天气寒冷,所以一年只有一季粮食收成,外加生产力极低,一亩地只能打上200斤稻米或300斤粟米。百姓八成产出交了公粮,如要出兵会盟更要加重百姓负担。

东方胜从他二人言语中大致了解到北海现状。觉得该干的工作千头万绪,艰难异常。

也许自己没喝孟婆汤,保存的上一世的记忆,用那些现代知识多救些人,也能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东方胜说:“你二人建议很有道理,但曹孟德持天子密诏,会盟诸侯讨伐董卓也是大义,会盟之事让我再想想。”

其实东方胜明白即便去会盟以自己这点实力充其量就是去摇旗呐喊的,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真正能打的就三四家诸侯而已。但是自己必须去,和这些诸侯搞好关系也是不错的,谁知将来有何借用。

想到这东方胜吩咐:“下面我安排些事情你们去做,子瑜你诸葛家族以工匠技艺擅长,命你持太守令去召集北海城工匠,医匠将他们登记造册,办好之后速来回我。”

“正平你能言善辩,你持太守令去联络北海郡所有门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