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朱雄英这番话,朱棣惊的说不出话来,一双手甚至哆嗦个不停。
朱雄英以为朱棣看不上后世蒙谷和北极熊的地盘,接着说道:“如果您还觉得那地儿太小,我让朝廷给您派出水师,您率领兵马占据倭国全境称王称帝都行,如何?”
回过神来的朱棣,看着朱雄英问道:“大侄儿,你说的不会是梦话吧。”
未等朱雄英说话,朱标接话说:“老四,英儿这话是当真的,可不是什么梦话。”
朱棣压根就没想到,不仅大侄儿犯糊涂了,甚至大哥也糊涂了。
惊讶地问道:“大哥,你没骗我吧。”
朱标笑道:“英儿这话,以前也给咱爹说过的,老爷子也很赞赏的。”
听得朱标这番话,朱棣简直兴奋到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地步。
激动的说道:“请放心,终有一日我一定灭了北元,把北边的疆域纳入大明版图,若是可以,也会讨伐倭国,把倭国全境纳入咱大明的版图。”
朱雄英笑道:“四叔,眼光放长远点,不要盯着中原这一亩三分地,爷爷可是要做比成吉思汗还要厉害的帝王。怎么实现呢,不就是要扩大大明的疆域吗?只要四叔你打下那片地方,朝廷就册封您为皇帝,唯有一点您要记住了,不管是您,还是您后世子孙,必须奉大明为主。”
朱棣点头说道:“这点是没任何问题的。”
朱雄英继续说道:“二叔,三叔,四叔,我们大明开国之初将星云集,文臣武将比比皆是,虽然爷爷年富力强,但是皇室力量却稍嫌不足,于是他才决定封建诸王,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当时有很多人指责爷爷是开ls的倒车,史书上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教训还不深刻么?”
:“去年,也就是洪武九年,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以“星变”上言,直接指出爷爷“分封太过”,日后必然会手足相残,《史书》中记载,“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相信三位叔叔都是明白的吧。”
:“目前而言,爷爷的想法是正确的,首先,为了压制功臣。功臣和藩王都在外面,功臣受藩王节制,其次,元廷还未灭亡,随时可能南下,需要有人镇守边境,这就需要功臣和藩王。再次,相比起外人和儿子,爷爷宁愿相信自己儿子不会反叛,当然,这也是有点儿自欺欺人,就算儿子不叛,儿子的儿子呢,越往后血缘越远,所以反叛也是个未知数。”
:“你们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叛乱,谁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不会叛乱?”
:“爷爷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更多的是考虑到最近的前朝发生的事情,比如秦看周,汉看秦,宋看唐,有一定的趋向性,只能尽量规避前朝的老路。说实话西汉再怎么折腾,皇帝还是姓刘,西晋玩脱了,逃到江南,皇帝还是姓司马,而宗室力量薄弱的秦隋,虽然是大一统的王朝,但是全部二世而亡,所以爷爷也是没有办法,才采取的分封诸王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制度,肯定不适合我们大明朝的发展。”
:“所以,这也就是我刚才提及的,不仅四叔可以去占据极北之地,二叔也可以率领兵马翻过雪山,去占据成吉思汗曾经打下来的地方,我相信草原上那些人能征服的地方,我大明铁蹄,大明炮火也能占据那些地方。”
:“这些话,我以前当着五叔,六叔,七叔等人的面都说过,我建议他们不要在大明疆域内称王,而是去其他的地方称帝,比如东南半岛,西南方向等等,甚至还可以从倭国之北的地方,去往更加辽阔的南美之地。”
朱雄英的话落下以后,朱棣问道:“南美是什么地方?”
朱雄英一愣,随即说道:“那也是一个幅员辽阔,面积比咱大明更大,气候湿润的地方,听说那里物产丰富,更有许多亩产千石以上的农作物,百姓压根就不愁吃不愁穿的。”
朱棢问道:“你怎么知道有这样的地方呢?”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说道:“三叔,我成立的海商正在东南半岛航行呢,这些事情都是他们传给我的。”
朱标看着兄弟三人说道:“这些事情也有有所耳闻,当初英儿当着爹和诸多兄弟的面说出这番话,刚开始我与爹还不相信,后来钦天监的人和礼部也曾多方打听,才确定沿着海岸线一直向北走,就可以找到那块幅员辽阔的大陆,当然目前而言,还是别想了,仅仅解决北边的元廷和其他蒙谷部族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听的朱雄英这番话,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大侄儿你的想法的确很美好,但是实现起来可是无比的艰巨呀,这要付出多少人的性命,才能彻底剿灭北元,征服草原各部落呢。”
看着朱棣眉头紧锁,唉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