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队伍里面的姜言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打量周围的一切。
礼堂门前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数了数大概有五百多号人。这些人的穿着都很整洁,即便是衣服破损,但是缝补浆洗的很干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穿着老式或者新式的军装。不过脸上倒是不少的人都有菜色。
姜言还注意到,这些人年龄最大的应该有二十多岁,最小的应该就是姜言这个十三岁的少年。
不过这些人怎么看,怎么感觉他们应该都是有素质的人,甚至不少人应该还是学生。这让姜言不由得有点好奇了。
这难道是清华大学又招生了吗?
人数虽然多,分成了十个队伍之后,登记的也相当的快,很快就轮到了姜言。
“姓名”
“姜言”
“年龄”
“十三岁”
当姜言说自己十三岁的气候,原本正在低头登记的那個人还好奇的抬头看了姜言一眼。
姜言看到,他的眼神之中带着惊讶!
基础问题问完之后,这个人又让姜言出示一下介绍信。
于是姜言就把罗局长开的介绍信拿给他看。
他打开介绍信看了一眼开口道:“考试一共一天,上下午各两场,中午在清华大学食堂吃饭,考试的时候,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提前交卷子,注意考试纪律,这个是你的座位号和中午的饭票,拿好。”
姜言点头以后就接过了他递过来的饭票和记载自己座位号的纸条。
姜言打开看了一眼,饭票有三张,一张是主食票,两张是菜票,座位号上写着五排六号。
看过之后,姜言把他们收进了口袋里面,大步流星的向礼堂走去。
走进礼堂姜言才发现,这礼堂里面放满了考试的桌子,已经不少人已经坐在了哪里。
姜言按着记录员给自己的座位号,很快找到就自己的位置,安静的坐在了哪里。
过了一会,几位老师拿着试卷就走了进来,接着就开始分发试卷,拿到卷子的姜言飞快看了一下试题,看完之后在心里长舒一口气,这试题比之前罗局长带自己测试的试题要难一些,不过对于姜言来说这些依旧是小菜一碟。于是乎,姜言就提起笔开始飞快的答题。
前三场姜言感觉自己发挥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只有第四场考俄语,姜言可是没有十分把握。
自己自学俄语也不过一个多月,就是在妖孽,毕竟时间有限,单个的词语还好,考语法自己那是基本抓瞎,所以说这俄语考试基本上自己就是连猜带蒙。
一直到下午第四场考试完毕,有点疲惫的姜言才被郑朝阳给接住。
“考的怎么样?刚扎好“侉子”的郑朝阳就问了一句。
“还行,除了俄语之外,其他的都还好。”
“那就行,对了,老罗让我告诉你,这几天就别去维修所了安静的在家里等成绩。”
“好吧!不去就不去,刚好我也可以休息一下。”
有罗局长的背书,姜言也乐的清闲,这两个月在姜言手把手的教导之下,维修所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学会了如何拆除和维修组装发动机,即便是姜言不去,维修所也能正常的运转。
随后的几天,姜言彻底进入到无事的阶段,每天也就是练练功夫陪奶奶说说话,出门溜达一下,收集一些物资。那日子过的相当的惬意。
很快两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姜言平静的生活。
“什么,我被选中去sl留学。”
来人告知姜言被选中去sl留学的姜言惊讶的站了起来。
他清楚的记得,国家大量的排留学生去sl留学是在两国签署了《互助同盟条约》之后。
如果自己记得没有错误的话,这条约签署的时间应该是明年的八月份。
难道是这个条约签署的提前了,不过想想又不对,要是签署了,怎么报纸上会没有刊登,要是没签署,为什么派自己去留学。难道是自己的出现影响到了原来历史的进程。
这一时间让姜言的脑海中充满了问号。
其实姜言他那里知道,早在1948年8月,党中央批准由东北局选派21名青年去s学习科学技术。当时选派的标准十分严格,这些人必须是烈士和干部子弟。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成归来、建设祖国。
同样在1950我国也派了一批留学生,这一批留学生380名,其中留s的学生375名。(原本是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苏学生375名。由于剧情需要在这里作者提前一年)。
“事情有点太突然,能不能让我考虑一下。”看着到来通知自己的两个人,姜言略微斟酌一下开了口。
“还考虑什么,老婆子我替他答应了,小言这是好事。”坐在旁边的鲁奶奶却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听完鲁奶奶的话,两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