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家的车马有了着落,不但他和马玉芝高兴,秋丫父母和忠厚两口子因为直接参与了这件事,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尤其忠厚媳妇,先刚还有些不情愿,差点憋出内伤,见木已成舟,自家又没吃什么亏,马上叽叽呱呱的比任何人都活跃,给人感觉倒像她家的儿马子白送的一样。
随后大家说说笑笑的走出王林家,各自回去穿戴整齐。
虽说到街里看灯的时候天肯定已经黑了,根本看不出新旧,可大家还是都穿上了过年做的新衣服,同时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
秋丫爹到秋丫奶奶家把马车套上,本来认为套上毛驴比较稳当,可想想人太多了,秋丫奶奶家的老毛驴拉着吃劲,还是把枣红马套上了。
秋丫奶奶也要去,秋丫爹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热闹,老太太都这么大岁数了,让她去见识一下也好,可秋丫爷爷却劝阻道:
“路上全是冰,你那小脚歪歪楞楞的,咋能走的了?娃们好容易凑个趣儿,还得经管你不成?”
秋丫奶奶想想也是,自己确实没办法走路,可又有些不死心,问秋丫爹:“要不我坐在车上不下来?”
“哎呀!娘,还没寻思到街里把车驴放到哪儿呢!想想看,连你这样的小脚老太太都张罗着去,街上不定多少人呢!赶着车肯定行不通。”
秋丫奶奶只得放弃,嘴里嘟囔着:“唉!你们都赶上好时候了,剩下我们这些个老帮子,也快谢幕了……”
秋丫爹虽说心里不好受,可实在没办法,想想以后这种热闹肯定还会有,这是头一次,先看看情况心里就有谱了,再有机会一定想办法带上老人去观看。
傍晚的时候,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毛驴车、马车,每辆车上都坐的满满的。
还有三三两两骑自行车载着人的,更有仨一帮俩一伙徒步赶路的,镇上围前左右村庄的男女老幼,从各个路口往街里涌去。
小镇也是县政府所在地,人们通常叫街里,共有东西约三里长四条街,南北约四里远三条路。
政府各职能部门已经上班,因为取暖的问题,企业得出了正月、天气暖和了才能开工。
大家有的把毛驴车放到背街,也有的放到了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家里,再或者村里有在镇上工作的,放到他们单位去。
还没进街,秋丫爹就对秋丫娘说道:“看这乌央乌央的人,毛驴车是不能往大街上赶了,跟看大门的说说,放到你们厂里去吧!可别因为看个灯,把车马丢了。”
到了地毯厂,院子里早已停了好多驴马车辆,好不容易才挤出点地方,把两挂车赶了进去。
人们把交通工具安置妥当,步行到主街上,放眼望去全是人,秋丫父母这个年纪的,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聚到街上,很多人更是听都没听过。
大人们紧紧拉着孩子的手,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走散了,人山人海的,到时候去哪里找?
‘咚咚锵,咚咚锵’,振人心肺的锣鼓声最先让人们亢奋起来,预示着灯会马上开始了。
街道都是沙石路,上面全是压的结结实实的冰雪,秧歌队不但踩着高跷,还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扭动着身体跳来跳去,真佩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花灯是用木头钉的框架或者秸秆、铁丝等弯成各种形状,然后糊上各色彩纸。
有色彩鲜艳的莲花灯,梅花灯;令人馋涎欲滴的各种瓜果蔬菜造型,比如红红的苹果,黄黄的南瓜,翠绿的白菜;还有萌态可掬的各种动物,引颈高歌的大公鸡,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摇头摆尾的金鱼,上蹿下跳的猴子;更有象征意义的红旗灯,五角星灯,花篮灯。
总之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百十来号人的秧歌队分成两排,远远望去,像两条长龙。
鼓乐声伴随着人们的欢笑声,吵闹声,还有糖葫芦的叫卖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也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人们大开了眼界。
走到近处,看的更仔细了,这时候小点的孩子已经被父亲扛到了肩上,稍微大点的尽管踮起脚尖还是看不到,大人们就把他们抱到胸前或者背到身后。街道两边的围墙和房顶上,也早已站满了人。
举着花灯的秧歌队穿着各种好看的戏服,不管男女都画着浓妆,装扮成各种戏曲里的人物。
有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七品芝麻官,最搞笑的还有张驴子他妈,大家开始议论哪个人的扮相最漂亮?自己最喜欢哪一盏灯?
为了给广大民众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秧歌队每到一处机关单位,会有专人迎接,燃放上一挂鞭炮之后,还会放几个烟花给百姓们观赏。
秧歌队进了县政府大院,也是秋丫和娟子最期待的地方,里面果真专门开辟了一块猜灯谜的区域。
不管你是谁,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可以排队进去,猜对了现场有奖励,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分发相应的奖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