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英国承认香港为中国之完全领土,就此问题成立协调委员会,英国将逐步交还香港之治权与主权,过渡期3年,期间香港治理由协调委员会负责;
第2,中英两国将共同进行中印边界勘界工作,以确无误;
第3,在亚东地区,如有威胁两国合法之利益情况,两国需相互通报,共同应对;
第4,中英两国海军仍须加强协作,在入坞修船、补给煤水给养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
第5,在亚东水域,中英两国依然保持优于第3国的海军力量,以确保亚东诸地区和平稳定;
第6,两国需保证对方之最优贸易权,英国向中国商船开放新加坡、孟买、开普敦之十3港口;
第7,两国之军事交流处于最高级别,并且,每隔半年需互相报备在亚东区域军事力量现况;
第8,两国均不得与第3国缔结有害前记利益之条约。
第9,本协议有效期5年,起止日期:
1907年5月25日
1912年5月25日
5月25日,中英两国在香港缔结新协议,称为《中英亚东和平协议》,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份协议基本被限制在亚洲范围内,也不再具有同盟性质。
严格来说,这份协议已经谈了很久了,自从去年中就开始谈判,1直谈到现在,前置条约都已经缔结了34章了。
从整体来看,英国人确实是在1步步让步的,反华对于英国没有好处,这是美国人喜欢干的事情,而且迫于国际局势,英国人也不得不将香港交给中国,以保证亚洲不会出事,保证中国不会倒向德国。
其实,在这1过程已经足以看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英国已经真正把中国当作1个对等国家来对待了。
当然,他不这么应对也不行,国防军已经进驻高原的几处争议领地了,在云南边境上的军队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另外,南洋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原定于6月南下访问兰芳,不过,看来现在也是不需要了。
在这份协议中,除了解决了边疆问题(不算阿富汗缓冲区),中英之间的军事交流被保留了下来。
除了领土问题,这份条约主要是围绕3个方面展开的,首先就是写在最后,但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海军合作。
在海军方面,国防军依然还有许多地方要向英国学习,就以造船为例,虽然海军从德国那里也能学到许多,但在大口径火炮方面,还是英国人这边最快,左念微很清楚,超无畏舰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中国在大口径火炮研发方面的能力依然弱小,还需要汲取英国的经验。
其次是贸易方面,这对于中英两国都很重要,但中国不会被英国绑架,生意该做还是要做的,美国佬现在还跟德2贸易火热,技术交流也不少,中国又怎么能够缺席?
另外就是军事方面的合作和贸易,中英达成了君子协定,英国不得阻止中德之间的6军和空军合作项目,中国现在依然需要引进德国的火炮、机床、内燃机、无线电等,而中国也与英国约定,当前海军合作项目结束之后,不再与德国进行海军合作,不为德国建造任何中大型军舰等等。
当然,这种协定问题总是很多的,英国人也清楚中德之间的海军合作不可能单凭这么1个口头协定就结束的,所以英国人只是不希望中国替德国建造主力舰而已。
同样的内容,英国也与美国谈过,只要阻止中美为德国建造主力舰,那么凭德国的造船工业是不可能敌得过英国的,那么英国自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中国其实无所谓,大型军舰订单这种事情太过于敏感,即便没有这种协定,中国也不可能直接为德国建造军舰,否则就等于直接站到了德国那边了。
接着就是英国最关注的亚洲安全问题了,中英缔结此条约也就意味着英国亚洲后花园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条约是两国利益的具现,可以随便撕,但也不可以随便撕,否则条约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其根本取决于两国利益是否相同,而现在中英两国合作显然是利大于弊的,那么条约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保障。
可以说,在短时间内,英国可以放心的将军队和力量集中到欧洲,应对德国的挑战,而德国也清楚的明白,中国基本不可能站到德国人的战车上。
然而,就在中英协议签订1周后,中国突然又与德国1道宣布了中德农业合作取得重大突破,风头甚至盖过了中英协议的谈判。
中国,也是世界第1座合成氨工厂准备开工建造,预计建成之后,可日产合成氨5-8吨,届时中国将逐步摆脱化肥难题。
1907年的世界人口约有16亿,中国占了近3分之1,直逼5亿大关,在这样庞大的人口下是落后的农业和普遍的饥饿,因此,农业的提升是本国最为重要的事情。
因此,德国迅速成为了中国的学习对象,在许多外国人看来,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