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4月,应布哈拉埃米尔阿里姆·汗的1再请求,中国决定从驻安西的安西方面军中,抽调两个混成旅进驻该国。
阿里姆·汗之所以热衷于邀请中国派兵,是因为布哈拉正受到着土库曼公社的威胁。
随着布尔什维克在东欧地区败于孟什维克之后,他们也痛定思痛,总结经验,开始检讨左倾错误理论,虽然此时已经有些为时已晚了,但至少他们还保留了1些火种。
大量的布尔什维克从东欧来到中亚,迅速改变了当地结构情况,在约瑟夫等人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重组了冲锋队,改革了党组,建立了1个列宁式的政权。
随后,布尔什维克在多地发动革命,并迅速取得了1系列成功,接着,苏维埃将土库曼公社更名为突厥斯坦自治苏维埃共和国。
突厥斯坦苏维埃的领土范围包括靠近中国的东方各州和靠近里海的外里海各州,位于阿拉什共和国南方,布哈拉和希瓦两国则被夹在中间。
突厥斯坦的存在让其他各国的政权都受到了威胁,而布尔什维克显然也是有着将此地打造成根据地的打算。
这令在沙俄倒台后好不容易获得新生希望的3国,感受到了比从前更为可怕的生存危机。
而且,此时希瓦汗国的实权已掌握在土库曼部落首领朱奈德·汗的手中,君主阿卜杜拉·汗则沦为其手中的傀儡。
朱奈德·汗在听闻布哈拉请来了中国派兵进驻后,也放下了往日的顾忌,提出了相同的邀请。
于是,国防军从派往布哈拉的部队中,又抽出1个旅前往了希瓦。
当地糟糕的地理环境还是让中国颇为头疼,中国和布哈拉之间有1段真空区,不光没有铁路,就连公路都没有,两个混成旅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中国能够保障的全部力量了。
为了保障运输,中国正在抢修链接安集延和布哈拉的公路和临时铁路,并在布哈拉城修建野战机场,而安西方面军的近半主力也驻扎在安集延,足足有6万人。
不过,比较有利的情况是,突厥斯坦东方各州的核心及边防重镇塔什干距离中国边境线只有几十公里,而且突厥斯坦苏维埃也释放了1定的善意。
在塔什干城内,还有国防军的1个营,这还是1917年末时,国防军进驻塔什干的军队,而当地被布尔什维克和无政府主义者占领之后,中方采取了默许态度,直到约瑟夫等人到来后,双方的关系才开始紧张起来。
而在外里海各州,英军是第1个出动的,在1918年的夏天,英国伊朗殖民军曾派出1个师进入到里海以东地区的,并在那里扶植势力,企图将该地区纳入英国的总督辖区。
英军在该地区的主要对手和攻略目标是当时的土库曼公社,只可惜并没能讨得什么的便宜,当地的红军打的这些英国十8线6军丢盔卸甲,英国伊朗当局曾向远征军求援,但毫不意外的被远征军骂的狗血淋头,毕竟远征军还在跟同盟国对阵,哪有时间管他们。
在1919年2月中英签订协议之后,在土库曼公社丢了半个师的英军朝波斯方向撤退。
而布尔什维克的改变也是英军率先告诉中国的,随后驻守塔什干的国防军也收到了布尔什维克的消息,他们试图与中国建立1些合作关系。
东方各州的主要兵力约有7万,主要集中在塔什干和阿克蔑什特(克孜勒奥达尔),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沙俄时期安置在中亚的德奥战俘。
而外里海各州的兵力更强,有近十2万人,主要驻守在克拉斯诺沃斯克、查尔朱伊(土库曼纳巴德)和阿什哈巴德,克拉斯诺沃斯克是突厥斯坦现在的首都,阿什哈巴德主要防御阿富汗的英军,而查尔朱伊主要防御布哈拉的国防军。
不过,红军只占领了大半个查尔朱伊,另外小半个已经被顺着布哈拉铁路南下的国防军占领。
1方面,中枢在与布尔什维克沟通,另1方面,西北两支方面军也在行动,安西军和北庭军都在出动,并且在修整当地的公路和铁路,中亚不是新疆,中国在这里没有基础,脱离补给线就意味着危险。
不过西北别的军队不多,工兵数量还真不少,除了6军的工兵,还有铁道兵团和屯垦兵团的工人,布拉哈的铁路逐渐被打通,在此过程中,安西军的两个混成旅也穿越了真空区,乘铁路抵达了布哈拉城。
进驻布哈拉的第24、31混成旅和进驻希瓦的第14、22混成旅在帮助当地平息动乱的同时,也按照国防军的乙种师标准帮两国训练了1个旅,在1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人力不足的问题。
而布党内部现在还有1些分歧,尽管他们现在清楚,目前的布尔什维克显然不具备将革命散播至全世界的能力,也没有人愿意相信1个被困在中亚的党派,但布尔什维克已经吃了1次妥协的亏了,1部分人将向帝国主义妥协视作投降行为,坚决反对,而另外1部分人则认为中亚的局势与欧洲不同,外交妥协未必不能成功,当然相当1部分的人还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