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他们父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国事…在他们的肩上压着呢!
徐妙云亲自送他们走出坤宁宫。
看着他们父子携手而去,徐妙云驻足在原地,久久不愿收回目光。
“可惜,要是能将刚才的画面画下来就好了。”她的心里感到一阵惋惜。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棣朱高炽两人上演着父慈子孝。
关于夏原吉上的那份折子中的内容,朱棣取了个名字,叫以工代赈。
准备作为以后应对天灾的政策,之所以是以后,是因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为春耕而忙碌。
像一些春耕时间早的地方,现在已经结束,但大部分地方,也才刚开始不久。
主要还是根据各地的气候而决定。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这个时候春耕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受灾而产生的流民,也多数回到了家乡,准备开始春耕。
一直到四月下旬,各地官府的目光,才陆续从春耕转移。
而这个时候,朝廷下令,组织无地无房的流氓开始修桥铺路,建设地方,并拨下款项。
同时,关于修一条从京城至顺天的直道,这个工程,也已立项。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力。
借助这个工程,朱棣可以稳定住很多人。
也同时可以为他以后的某个目的,提供便利。
……
五月。
水师休整完毕,下西洋需要的种种货物,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郑和拜别朱棣,即将再次踏上远洋的旅途。
杨轩和以前一样,亲自将郑和送到刘家港。
“三宝,此次若是到了西方,有一件事需要你做。”
“侯爷请说。”
“把西方制作琉璃的技术带回来,尤其是制作透明,没有什么杂质的琉璃的技术。”
“这对大明来说很重要。”
“我知道了,侯爷。”
郑和没有问原因,直接答应了下来。
因为一句“对大明很重要”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