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朱棣:老大,爹已经老了
新政策的推行,遇到阻力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浙江官场上的问题杨轩已经解决了,但民间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主士绅用各种方法阻拦新政,包括但不限于出售田地、蛊惑百姓、收买低层官吏等手段。
布政使司衙门,现在是杨轩等人在主持大局,给朱棣的折子已经送到了京城。
调任的官员短时间也到不了。
“给脸不要脸,既如此,那老子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了。”
在知道民间地主乡绅的反应之后,杨轩的脸色也是变得铁青起来。
靠山都已经倒了,这些人竟然还敢阻挠新政的推行。
反正他们名下的土地有多少,杨轩也都已经知道了。
也用不着跟他们客气。
直接针对地主士绅制定新的征税标准。
凡田地超过五百亩者,不管田地是优是劣,都收四成的税。
若是以为不种这些地,就不用交税,那就想多了。
管你种不种,都必须交税。
新的告示很快就张贴了出去,在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城门口,有人读着最新张贴出来的告示。
“你们要是不交税,老子就派兵去你们家里吃喝,一天不交,就派十人,十天不交,就派一百人。”
“直到把你们欠下的税吃够为止,反正你们交的税也是朝廷拿来养兵治国的。”
“咱们就看看,谁耗的过谁。”
告示读完,周围一片哄笑声。
他们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他们的名下也没有多少田地,这份告示,跟他们也没关系。
而在人群外围停着几辆马车,里面的人听到告示的内容后。
恨恨的咬牙:“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这是什么,这是在毁朝廷的根基啊!”
显然,这是把地主士绅当成大明的根基了。
若是杨轩听到这话,绝对第一时间就喷对方一脸口水。
唐太宗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的观点。
自司马家当街杀死曹魏天子之后,天子身上的那道神圣光环就没了。
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那几百年,死了不知道多少天子。
唐太宗登基之后,发现以前治国的那一套行不通了,便把以民为本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重民,顺民,即重视民生,顺应民意。
后来的朝代,也基本上遵从了唐太宗的这一套。
所以,什么时候地主乡绅成了国家的根基了?
杨轩的态度很是强硬。
对于不配合甚至阻挠新政之人,一律镇压。
这都用不着从卫所调兵,光是一百骑兵带着衙役就足够了。
短短半个月,全省反对的声音就消失了。
毕竟,杨轩的手段可一点也不软啊!
一户地主舍不得家业,想武力阻挠新政,直接被抄家灭族了。
雷霆手段,震慑人心。
浙江的任务暂时结束,朱棣派来的官员也到任了。
杨轩便准备前往下一站,江苏。
隆冬腊月。
京城下了一场雪。
御书房中,上好的木炭在火盆中燃烧着,使得御书房的温度宜人。
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烤着火,说这话。
“摊丁入亩虽已在浙江推行开来,但效果如何,还得来年才能看到。”
“希望你这次挑选的那些官员能靠得住吧!”
朱棣说道。
浙江原本的官员有一些是出自东宫,或是朱高炽提拔的。
杨轩让人押回京城的官员中,就有一部分这样的人。
听到皇帝老爹的话,朱高炽胖胖的身体微微一颤。
诚惶诚恐道:“儿臣识人不明,请父皇降罪!”
“行了,别老是降罪降罪的。”
“人心复杂多变,也许一开始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可随着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无法坚守初心。”
“你也不可能知道,他们谁会变,什么时候变的。”
“朕知道你宅心仁厚,但有些事情不能容忍。”
“你爷爷花了大力气肃贪,才使得官场为之一清。”
“朕不能,也不会纵容他们贪污。”
“你也要记住,该仁厚的时候仁厚,不该仁厚的时候,绝不可姑息。”
“否则他们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会变本加厉的欺压百姓。”
说到这里,朱棣的语气软了下来,柔和的看着儿子。
“这天下,迟早是要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