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开始筹备。12月26日,信阳地区行署办公室印发《首届信阳茶叶节方案》。12月29日,成立"信阳地区首届信阳茶叶节指挥部"。茶叶节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全面促进,发展经济,振兴信阳。茶叶节前,在郑州、北京、深圳组织3个新闻发布会,推介信阳和信阳名优产品,广泛传播茶叶节信息。1992年5月15日,在原信阳市文化中心广场举行隆重的茶叶节开幕式,5月22日茶叶节闭幕。节日期间,围绕茶叶市场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物资交流一条街和4个展厅(茶叶展厅,工业、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展厅,外地产品展厅,科技成果展厅)开展经贸活动。茶叶节筹备期间,按照地委、行署关于"利用大环境,创造小环境,建好硬环境,改善软环境"的要求,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展了"我为茶节做贡献"百日竞赛,完成43项迎茶节硬件建设工程。其中,建筑面积3463平方米的"中国信阳茶叶城",只用72天就建成投入使用,创造了信阳速度。
身为制茶大师的陈静轩也受邀参加茶叶节,并且在茶叶节上遇见了的大哥陈子美和二姐陈易安。三人相遇,泪眼滂沱。不禁唏嘘造化弄人,少时最调皮捣蛋的弟弟,父亲一心想让他安静久坐书斋的小弟弟现在真成了沉静如松的煮水大师。而被父亲寄于厚望,希望能像诗圣杜甫一样心怀家国,志于苍生的哥哥却在灵山做了守山人。母亲希望能够宜室宜家幸福美满的二姐果真如母亲所愿成了一位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女先生。
陈子美在妻子逝世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看着妻子不再展露笑颜的面庞,陈子美在心里暗暗发誓,“你放心,我此生不完成当初的誓言决不罢休。”于是他不顾自己刚被放出的危险处境,多方奔走。
1980年4月19日,高敬亭将军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合肥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副主席、徐向前元帅、谭震林、栗裕、肖望东将军,张劲夫、程子华、郭述申首长以及高将军的部下万海峰、林维先、李世安将军等40多人送了花圈,300多老部下、老战友参加了安放仪式。
而苦等到1980年的陈子美终于无憾了,他把这个喜讯告知了已长埋灵山的妻子,他笑着说:“我终于可以好好陪着你了。”他的后半生开始如祖父一样,长居避世于山上,他在妻子埋骨的周围满山遍野均匀播种茶籽。樱花、桃花、金银花、松树,还有兰花、映山红等花草树木和陈子美一起在灵山守护着妻子。草木丰茂的的董寨引来了东方的宝石-朱鹮,在高耸的茶树下,一只只洁白的朱鹮觅食流连,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更多的好消息接连传来,陈子美一个一个在妻子墓前为妻子述说:1988年11月,徐向前元帅题词:坚持鄂豫皖武装斗争未断,功召大别山业绩永存史册。1988年11月8日,原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同志题词:高敬亭同志在重建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中,在抗战初期组建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的尊敬怀念。1988年11月14日,原□□副书记郭述申题词:高敬亭同志永垂不朽。1989年6月,在高敬亭遇害50周年之际,方毅副总理、万海峰上将,主持召开了纪念大会,怀念这位卓越的将领和革命的先驱者。
而在1977年,由于□□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将分别注意招收表现好的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和农业科技积极分子。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陈易安和曾成采夫妻在恢复高考后到信阳农学院任教,二人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和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开展校内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老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1978年信阳农学院更名为信阳农业学校。1982年学校在省内最早开设茶学专业,开创了河南省茶学高等教育的历史。1984年学校更名为豫南农业专科学校。夫妻二人立足岗位,坚持把“育人”作为自己教职员工的第一职责,深化思政课改革,探索课程育人路径,强化“教书”与“育人”一体化融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守正”基础上瞄准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需求,创新应用型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