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早朝(1 / 3)

宣宗称病,十数日不曾上朝后,宫中终于传来宣宗痊愈的消息。

这几日天气闷热得很,乌云如墨悬在天边,却始终不曾落雨。

天色未明,已有绛帻鸡人传呼报晓之声。岑青云洗漱穿戴罢,郑行易提着灯笼候在王府门前,岑青云翻身上马,直奔望仙门而去。

行至半路,忽而一声惊雷乍起,顷刻间便是大雨滂沱。

承天门楼尚未传来鼓声,宫门闾阖未开,岑青云只得在太仆寺前下马,暂避风雨。

岑青云抖了抖外袍,已而湿透了,太仆寺丞差人送来巾帕,岑青云草草擦拭了一番,便听得身旁一人道:“世子湿了袍衫,倘或吹了风,莫要着凉才好。”

廊下站着的人紫袍金带,岑青云略多看了两眼,那人却笑道:“明月奴,别来毋恙否?”

岑青云忽而想起许多年前,她与成姒在太液池边,曾经见过的那位青衫少年。

她将手负在身后,只微微颔首,算作见礼:“一别经年,徽之,别来毋恙。”

淮南节度使成旻,字徽之。

此次成旻虽是奉密诏回京,却巧托宣宗之病为由,顺理成章地留在了京城。

但成旻回京至今,已是十日有余,宣宗未有旨意下达,他也始终不曾进宫面圣。

时近五鼓,晨雾蒙蒙,天街上众臣手中所提灯笼皆隐有红光,远远望去,便如蜿蜒火龙,绵延不绝。

成旻缓步而来,对岑青云道:“听闻世子双喜临门,不知我这一声恭喜,来得可算迟否?”

岑青云亦笑道:“既是恭喜,何论迟早。”

她看了一眼成旻未湿分毫的外袍:“未雨绸缪,徽之还如当年一般,思深谋远。”

少时她与成旻算不上熟识,却也有过数面之缘。

每逢新年节庆之时,成旻身为宗室子弟,总要进宫领赏谢恩。众儿郎中,惟成旻最恭顺守礼,他便又生得一幅秋霜琨玉般的姿容气度,宫中贵人们对他都格外偏爱。

宣宗十九年,雀鸟司集各地珍禽以贺天子诞辰,中有一只白鹇,通体纯白,行止闲雅,宣宗最爱,甚至还封其为玄素先生。

这日岑青云途径戏坊时,一时兴起,支开了值守宫人,将那白鹇逗弄了一番。谁知白鹇见了生人,竟跳出围栅,消失无踪。

直到夜半,宫人们寻得白鹇时,却发现它已然溺毙在太液池中了。

而最终令岑青云免于宣宗责罚的人,正是成旻。

当日有数人曾在戏坊外见到岑世子身影,岑青云百口莫辩之时,成旻却道,世子与臣相约泛舟,途径戏坊之时,臣亦在场。

岑青云深知,成旻绝不如表面上这般温润儒雅,他们父子二人驻守淮南,不过数十年,竟能有与东平王分庭抗礼的势力,足见其手段了。

成旻闻她此言,只是笑道:“既眼见得天□□雨,臣自当绸缪一番才是。”

他在言堂外的雨,似乎又不只是言雨。

岑青云无意与他周旋,成旻此人便如油浸泥鳅般滑不留手,她素来最烦这些爱兜圈子的文臣,便对成旻道:“宫门已开,孤且先行一步。”

成旻拱手,送她出太常寺。

岑青云撑着伞,一路行至通乾门南,正遇上虎贲将军季怀。季怀压着声,对她道:“殿下可知,陛下为何要召淮南节度使进京?”

岑青云整了整袍袖,面色不改道:“圣人心意,孤岂敢揣度。”

她看了一眼季怀,似是暗示,似是警告道:“孤知将军心中所想,只是妄测圣意,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她平素为恐宣宗忌惮,最不喜结交朝臣。但自成旻回京以来,朝中风言风语,竟连她这样一个离群索居之人都已知晓。

岑青云心中暗忖,宣宗这一病,只怕是真的起了立储的心思了。

果如她所料,宣宗临朝,封淮南节度使成旻为秦王,留在京中开府建牙,暂摄朝中诸事,监国理政。

太极殿内,群臣议论纷纷,岑青云手捧着象牙笏,眼观鼻鼻观心,端的是一派神游天外的散漫模样。

宣宗已是知命之年,朝中几位阁老也都曾以死相谏,劝宣宗早立宗室子为嗣。但谁都不曾想到,宣宗如此草率果决,尚未问过中书门下几位大相公的意见,便做此决定。

坐于上首的宣宗面色仍似尚在病中,捂着胸口咳了几声,而后道:“岑卿,尔有何见?”

岑青云原本眯着眼在一旁打盹,忽而听见宣宗此言,连忙道:“陛下圣裁,事关国本,臣不敢妄言。”

宣宗挥了挥手:“卿乃国之肱骨,卿若有言,朕自当一听。”

岑青云低着头,瞥了一眼太极殿另一边的成旻,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对此早有准备。

岑青云朗声道:“陛下承天景命,居域中之大,当神器之重,所思所虑,未有不以天下为先。臣虽驽钝,却也知陛下深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