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去鲍家村,一来一回也就个把时辰的事儿,你爹咋还没回来啊?”孙氏跟杨若晴这问道。 杨若晴猜测道“两种可能,要么鲍半仙不在家,所以他们在那等,要么,鲍半仙在家,他们直接去了项家庄处理事情去了。咱不要急,耐心的等等就是了,等事情妥当了,我爹自然就回来了。” 孙氏轻轻点头,“那我先去灶房准备下夜里的饭菜,等会峰儿和宝宝要饿了。” 孙氏离开后,杨若晴发现刘氏竟然还稳稳当当坐在那里,半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四婶,你不用回家去烧夜饭么?”杨若晴问。 刘氏笑着摆摆手“嗨,三丫头都那么大了,她饿了自个会烧的,用不着我。” 杨若晴无语了,“四婶,像你这样做娘,真是简单又轻松啊!几个堂妹堂弟都是自个管自个,你这里耍到那里,有时候我好羡慕你这种生活方式,也蛮不错的!” 刘氏笑了,“我这是没心没肺,傻乐呗!” “我要是跟你娘一样心思细密,有担当,就我们四房那情况,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你看看荷儿,天天要死不活的,最近飞飞那条死狗生病了,荷儿不管不顾,整日里就是抱着那条死狗抹眼泪,我都懒得看她。” “你四叔收工回来就一头扎进小娟那只狐狸精的狐狸窝里,我见了也闹心,康小子又是那副样子,幸好我还有菊丫头和三丫头,将来我就靠着她们姐妹两个得了,过一天算一天,过一天潇洒一天呗!” 刘氏这种潇洒乐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竟让杨若晴从中品砸出一些哲理来。 “四婶,像你这样其实也蛮好的,简单,轻松,不想那么多,想咋样就咋样,乐呵呵的,别人是一天,你也是一天,吃到了玩到了乐呵到了自然也就赚到了。”杨若晴唏嘘道。 刘氏笑眯眯道“可不就是嘛,这人哪,活着的时候图个痛快,至于别人咋样评价,那都是死后的事儿。” “说句不好听的话,死活,这人到底是个啥样,谁都不晓得,晓得的,也都没法开口告诉咱这些活着的,” “所以啊,别管死后别人咋说,活着最要紧!你看你娘,你五婶,我就经常说她们两个,活得太累了,一辈子就活在别人的眼光中,生怕被人戳脊梁骨,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那就失去了自个了。” “退一万步说,别人也有别人的事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哪个人专门拿眼睛盯着别人,拿把尺子去丈量别人是不是行得正坐得端,大家伙儿为了生计都忙着呢,没那闲工夫去管别人,所以啊,你也多劝劝你娘和你五婶,让她们学学我,洒脱一些!” 刘氏这番话,竟然歪打正着的说到杨若晴的心坎里去了。 “四婶,看不出来哈,你人生境界,跟着村子里的一般人不一样哈!”杨若晴笑着调侃道。 刘氏嘿嘿笑了,一脸的骄傲得意。 外面传来马车轮子的声响,杨若晴随即站起身来,“许是我爹回来了。” “差不多是!”刘氏也站起身。 她留在这里这么久,就是想等到杨华忠回来,好打听第一手消息呢! 刘氏抢在杨若晴的前面迎出了堂屋,院子里,杨华忠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牵着马车进了院子。 “三哥,你可算回来了,这满满当当一下昼可把我们担心死了!”刘氏抢声道。 杨华忠看了眼刘氏,又看了眼杨若晴,没理睬刘氏,只是问杨若晴“你娘呢?” 杨若晴道“我娘在后院灶房烧夜饭呢,爹,我来帮你栓马,你先进屋吧!” 杨华忠点了下头,把缰绳递给杨若晴,来到了堂屋门口,摘下斗笠。 “我来我来,三哥,我帮你挂斗笠。”刘氏屁颠着凑到杨华忠的跟前,伸手要来接斗笠,杨华忠却没给。 他看了眼刘氏,“天都快黑了,你咋还不回家去烧夜饭呢?丢下孩子们在家也不管?” 刘氏怔了下,随即笑得露出了牙龈。 “哎呀三哥,你就甭为我们四房的事儿操心啦,你那两个侄子侄女都长大啦,三丫头都十三岁的人了,烧夜饭啥的一把好手,康小子也十多岁了,都是大孩子啦!” 杨华忠暗暗皱了皱眉,他话里的真实意思可不是这个。 但是刘氏假装听不懂,她留在这里都一个下昼了,目的就是打听最新的消息呢,咋能回去? 见到刘氏不走,杨华忠也没辙,只得故意拉着一张脸,继续脱下蓑衣,换了鞋子进了屋子。 此时,后院的孙氏听到前院的动静也赶紧过来了。 “晴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