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医学生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往往比其他专业要多的多。
普通本科生是四年制,医学生很多都是本硕连读,甚至本硕博连读。
高中同学都挣了好几年钱,老婆孩子都热炕头了,医学生还在苦哈哈的搞研究,搞论文。
头发还一大把一大把的掉。
等头发终于掉的差不多了,皮也松了,人也上年纪了,也就熬出头了。
能坐诊了。
而回报却很少。
每年只有很少的医学生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能成功进入三甲医院做规培生的,那都是医学生的尖尖了。
还要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等级森严的分级。
李之看过一个日本电视剧,叫《白色巨塔》,里面就讲到了医生,医院的的争权夺利。
没得让人心惊。
医院,最圣洁的地方也存在勾心斗角,甚至比之其他地方更甚。
现在陈寻也要投入这团泥沼了。
李之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她选择尊重,她知道陈寻做的这个选择一定是有原因的。
他足够优秀,足够坚定,而自己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可以,他们两个人的未来,一定是光明且灿烂的。
她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
陈寻从八岁起就励志要做一名医学生。
专攻心外科。
他也成功被西大的临床医学录取。
全国顶尖的医科大学临床系。
学医的执念源于他的母亲。
他也并非生来性格就是如此沉闷。
八岁之前,他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不喜欢学习,整天也会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苦恼不已。
也逃过课,装病不写过作业,甚至被老师打过手板。
也不是一个学习上的榜样。
但那个时候哭了有人疼,发脾气了有人哄。
妈妈总是耐心又温柔的劝他学习,会给他买漂亮的新文具,会因为他某一次考的好而奖励他香喷喷的小蛋糕。
那个时候父亲也是笑着的,和妈妈去世后的每日酸苦神色一点都不一样。
甚至在妈妈生气他逃课而拿着竹条打他的时候还会护着他,让妈妈消消气。
美好而短暂。
让人羡慕的家庭,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老天爷,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那是个寒冷的冬季,绥宁出奇的冷,居然达到了零下十五度。
记忆里很多事情都模糊了,但陈寻还记得小学门口的一棵数十年的夹竹桃冻死了。
他跑操的时候还听到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感慨“今年冬天也太奇怪了,连夹竹桃都冻死了,这么多年的树了,根得多深啊!真冷!”
于是那个冬天的所有底色就是冷,冷的人心里发酸,发苦。
一直苦到人心里。
先是妈妈说自己心悸,呼吸困难。
那个时候陈寻正在洗脸,脸盆里的热水氤氲出热气。
水汽冲到眼前,陈寻看不到妈妈难受的表情。但还是乖乖的跑过去给妈妈捏捏肩膀,天真的问“妈妈,好了么?”
妈妈笑着夸他乖,还说自己一下子全都好了。
没当回事,毕竟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苦过来的,总觉得忍一忍就好了,人只要能吃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还是正常上工,去厂里上班,甚至每天傍晚还去学校接陈寻放学。
后来,逐渐小腿水肿,晕厥。
全家都被吓坏了,但也没觉得会出什么事儿,都想着有病看就好了,就花点钱。
陈寻没在家,他在上学,新写的作文“我的妈妈”还被语文老师表扬,当众念给全班同学听。
陈寻拿着奖品回到家,家里一片冰凉,陈寻以为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就坐在门口等。
等到天都黑了,邻居才把他牵回家,给他洗洗手,让他吃饭。
陈寻摇摇头,不愿意吃,妈妈说了,不可以白白吃别人的东西。
小孩子要有礼貌。
后来叔叔来领他,说带他去医院。
原来妈妈被拉到绥宁人民医院里去看病了啊。
查出来是天生冠状动脉狭窄且粥样硬化。
会死人的病。
那时候心脏搭桥手术还不够普及,且费用极高。
陈寻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但是奶奶可怜他家,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给妈妈看病。
还是没看好,妈妈死在了手术台上。
陈寻还记得,进手术室前,妈妈还问他“儿子,今晚想吃什么?让爸爸带你去买。妈一会就出来。别怕。”
陈寻深信不疑,他觉得妈妈就是进了医院待一会,然后过几天他们就能回家了。